傣族戲曲劇種。流行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盈江、潞西、梁河、隴川、瑞麗等縣和保山地區的保山、騰沖、龍陵等縣傣族聚居區。傣劇是在“冒少對唱”(男女對歌)、“耍白馬”(逢年過節到各傢祝福的一種歌舞)、“銀海”(趕著牛表演的歌舞)等傣族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經過向雲南花燈學習,發展為帶有一定情節、人物的“十二馬”、“佈屯臘”(犁田的老漢)等歌舞和歌舞小戲,吸收滇劇的劇碼、表演、打擊樂,逐漸形成的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辛亥革命前,幹崖(現屬盈江縣)土司集中民間藝人和和知識分子30多人,組成瞭傣劇第一個專業班社。唱腔以傣族民歌演變而成的“戲調”為主。“戲調”分羽調式與徵調式兩類,前者主要流行於盈江、梁河、隴川一帶,後者主要流行於潞西。而芒市等城鎮,則以羽調式為男腔,徵調式為女腔。以後又演變出小生腔、老生腔、草王腔(凈腔)等腔調。1961年,成立潞西縣傣劇團後,又進一步吸收瞭芒市城子山歌、芒市壩子山歌、瑞麗山歌、孔雀歌、朗誦調等傣族民間曲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傳統傣劇隻用打擊樂伴奏,多由堂鼓(領奏樂器)、大鑼、大鈸、碗鑼(即滇劇中之咚字鑼)等組成,也有采用滇劇打擊樂和象腳鼓、鋩鑼等傣族民間樂器混合組成。潞西縣傣劇團開始試用絲竹樂,以板胡領奏,並配以葫蘆琴、等傣族樂器。但至今多數演出團體仍隻用打擊樂。

  傣劇的表演是在提煉本民族各種舞蹈的基礎上,吸收瞭漢族戲曲的表演技巧而發展豐富起來的,具有較鮮明的民族特色。傳統劇目有根據傣族民間傳說和民間敘事詩改編的《帕罕》、《千瓣蓮花》、《紅蓮寶》、《阿暖海東》、《郎金佈》、《七姐妹》、《思南王》等;有根據漢族戲曲和小說演義改編的《三聖歸天》、《王莽篡位》、《三下河東》、《穆柯寨》、《花果山》、《大鬧蟠桃會》等;有按歷史故事、傳說編演的《沐英第一次征南》、《張四姐》等;有新創作的現代戲《波巖三回頭》、《波過石的婚禮》、《金湖緣》、《國境線上》、《三醜會》等。較有影響的劇目有《佈屯臘》、《陶和生》、《娥並與桑洛》、《巖佐弄》等。德宏州文工團傣劇隊及德宏所屬各縣文工隊是傣劇的專業演出團體,此外凡較大的傣族村寮幾乎都有業餘演出組織。名演員有朗俊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