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一種大型歌舞樂曲。它對戲曲音樂的形成有重要影響。這種樂曲形式在漢代已出現,到隋、唐時期,由於廣泛吸收瞭國內外各民族的音樂文化而發展成熟。

  大麯的音樂結構可分為3部分。每一部分又由若幹段落組成。這種段落,古人稱之為“遍”,或“片”、“疊”。第1部稱為“散序”,全是散板節奏的曲調。第2部稱為“中序”,也稱作“拍序”,或稱“歌頭”。“中序”的各“遍”,都是板眼分明節奏較慢的四柏子曲調。第3部稱為“破”,或稱“入破”,,其中也包含若幹“遍”,為二拍子的曲調。速度由中庸而漸快。並以極快的速度而終結全曲。上述三個部分,雖然節拍形式各不相同,速度亦各有差異,但實系同一曲調在反復運用中的不同變化。

  大曲的表演形式,是器樂演奏與歌唱、舞蹈的綜合。它需要有一支龐大的樂隊、歌隊和舞隊進行表演。第1部“散序”,純系樂隊演奏的器樂曲,這時歌者舞者都不出場。第2部“中序”,歌隊開始唱歌,由樂隊伴奏,舞隊仍不出場。第3部“破”,純系舞曲,舞隊入場起舞,由樂隊伴奏,而無歌唱,它以逐漸加快的速度,把音樂與舞蹈的情緒推向高潮。

  大曲是一種曲體,常因曲調的不同而冠以不同的標題,如《六么》大曲、《薄媚》大曲等。也有些大曲是以地名標題的,如《甘州》大曲、《梁州》大曲、《胡渭州》大曲等。從這些標題中,也可以看到民間音樂與少數民族音樂的關系。

  大曲在唐代還是純粹的歌舞樂曲,發展到宋代,逐漸與故事情節相結合。在宋代的雜劇中,就有一部分以大曲演唱的節目。這種節目,具有以下兩個特點:其一是利用大曲的形式詠唱故事,在大曲原有的標題之上往往再冠以故事性的標題。如唐有《薄媚》大曲,宋有《西子薄媚》、《錯取薄媚》、《鄭生遇龍女薄媚》等;唐有《六么》大曲,宋則有《鶯鶯六么》、《崔護六么》,等等。其二,宋代所用的大曲,並不拘泥於唐大曲原有的完整形式,而是按照實際需要,隻摘取其中的若幹片段,稱為“摘遍”。宋代所用的大曲,多是摘遍的形式。

  作為古代歌舞音樂的大曲,演變為戲曲音樂,有一個復雜的歷程。宋雜劇還不是成熟的戲曲形式,其中用大曲演唱的節目還不是戲曲音樂,但大曲在歷史上對戲曲音樂的形成卻有重大的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大曲的不少曲調進入戲曲音樂,成為傳統的曲牌被廣泛運用,有的劇目甚至還保留瞭宋大曲的“摘遍”形式,例如《琵琶記·丹陛陳情》一折就是。至於單支曲牌如〔八聲甘州〕、〔梁州第七〕、〔水調歌頭〕等,在戲曲中的應用更為廣泛。另一方面,大曲所用的節拍──節奏變化的方法,對戲曲音樂的影響更為深遠。後世南北曲乃至昆曲所采用的套曲形式,雖然並非一曲反復變奏,但不同曲牌的前後排列順序,卻需按散→慢→中→快這一節奏變化原則。至於梆子、皮簧這些以板式變化為特征的劇種,在上下樂句的基礎上通過各種節拍──節奏的變化來發展各種唱腔的方法,也是繼承瞭唐宋大曲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