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鑒藏傢。字叢碧。河南項城人,卒於北京。出身官宦世傢,早年廁身軍界,後入金融界。善收藏、精鑒賞,對中國古典文學深有研究。曾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華北文法學院國文系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燕京大學國文系中國藝術史名譽導師,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書法傢協會名譽理事等職。他不惜舉債購入古代書畫名跡,免遭商人轉手流於國外,如中國傳世最古墨蹟西晉陸機 《平復帖》卷,傳世最古畫跡隋展子虔《遊春圖》卷。還有唐李白《上陽臺帖》》,唐杜牧《張好好詩並序》卷,宋范仲淹《道服贊》卷,宋蔡襄《自書詩》冊,宋黃庭堅《諸上座》卷,元趙孟頫章草《千字文》等。張伯駒收藏書畫名跡的目的與常人不同,曾自雲:“予所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1956年他與夫人潘素(金碧青綠山水畫傢)共獻書畫名跡22件於國傢,為保存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作出瞭貢獻。張伯駒不但對古代書畫鑒定獨具慧眼,而且擅繪梅、蘭、竹、菊,書法也獨具一格。1985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瞭《張伯駒、潘素書畫集》。張伯駒對中國古典詩詞造詣頗深,一生中寫瞭數千首詞,有《張伯駒詞集》(自定稿)於1985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另有《叢碧書畫錄》著錄瞭他1932~1960年入藏的書畫11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