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史傢、畫傢。乳名德,學名,字劍華,以字行。生於濟南,卒於南京。1915年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圖畫手工科,受教於陳師曾、李毅士等。1918年畢業,回鄉任山東省立第一中學圖畫教員。1920年任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手工、水彩畫教員,並從陳師曾研習中國畫。1925年編輯《翰墨緣》半月刊,並撰寫有關美術論文,共出13期。同年著《最新圖案法》。1927年,任上海愛國女學國文教員。19288年,任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及教授。翌年,兼任該校國畫系主任,出版《最新立體圖案法》。1930年,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教解剖學和透視學。1934年,著《書法指南》。1937年,所著《中國繪畫史》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又編《歷代畫論大觀》《現代畫論大觀》。1938年,任暨南大學文書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中國畫史教授。1944年,編竣《中國文學史綱》8冊,附錄1冊。同年升任暨南大學教授。抗日戰爭勝利後,復回上海教書,並發表論文多篇,收在1949年所編《俞劍華集》(手稿)中。

《方巖五峰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俞劍華歷任誠明文學院教務長、上海學院副院長、華東藝術專科學校教授、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南京藝術學院教授等。1953年,兼任民族藝術研究委員會研究委員。1955年,編成《中國畫論類編》《敦煌藝術》《中國壁畫》諸書。1961年,編撰《中國美術傢人名辭典》。1963年,出版《中國山水畫的南北宗論》。1975年,將所藏圖書、畫冊、期刊著作手稿4 700餘冊贈送南京藝術學院。

  俞劍華對中國古代畫論名著的註釋多有貢獻,所註《歷代名畫記》、《圖畫見聞志》、《宣和畫譜》均有單行本出版。在他主編的《顧愷之研究資料》中,對顧氏的《魏晉勝流畫贊》、《論畫》和《畫雲臺山記》3篇畫論詳作考證,校正脫錯和衍誤,並加句讀解釋。他的《中國山水畫的南北宗論》、《王紱》《陳師曾》等著作,資料翔實。50年代,他曾實地考察很多省市的出土文物和美術遺址,撰寫瞭《魯豫晉美術文物考察記》《河南石窟考察報告》《吳越文物考察記》《歷代名畫觀摩記》等著作。

  俞劍華擅山水畫,亦工花卉,兼擅書法。畢生創作山水畫數千幅,在師古人的基礎上,師造化,自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