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朝皇帝。蒙古語稱普顏篤皇帝(Buyantu qahan)。元成宗鐵穆耳答剌麻八剌次子。早年師事李孟,接受儒傢思想影響。大德九年(1305)奉成宗詔出居懷州。十一年,奔成宗喪,回到大都,與丞相哈剌哈孫合謀,擁立統軍北邊的長兄海山(元武宗)為帝。武宗封他為皇太子,相約兄終弟及,叔侄相傳。至大四年(1311)正月,武宗卒,即帝位,罷尚書省,廢至大銀鈔(見鈔法),處死武宗權臣脫虎虎脫、三寶奴等人,整頓朝政,減裁冗員,停止浩大的土木工程,限制諸王駙馬橫行害民,開始編纂律令,並在延祐元年(1314)施行科舉。又在江浙、江西、河南經理田土(見延祐經理),進行田產登記,終因執行官吏的苛暴,引起人民反抗而被迫停止。在西北,任用大將床兀兒統軍,連敗察合臺後王也先不花,從此西北邊疆未再發生叛亂。佞臣鐵木迭兒依仗答己太後的寵信,貪贓枉法,作惡多端,仁宗不能制裁。他未按照武宗即位時的盟約,立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剌(元英宗)為皇太子,而令武宗子和世㻋出居雲南,和世㻋亡走阿爾泰山以西。這一事件,招致不少諸王和武宗舊臣的不滿。七年病逝。廟號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