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大型佛塔。又稱瑞德宮塔瑞光大金塔。約始建於西元前585年,初建時高度不足 9米,因傳說塔內藏有釋迦牟尼的8根佛發而成為佛教聖地。15世紀時國王頻耶乾(1450~1455年在位)把塔加高到約100米,底部周長427米。他的繼承人信修浮女王(1455~1472年在位)又在塔周圍增建瞭其他建築物。以後又經歷代修整,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1774年,塔身加高高到現在的112米,基本形成今日面貌。緬甸佛塔系在印度傳入的窣堵波(見古代印度建築)基礎上發展而成,仰光大金塔是其主要代表作,也是當今緬甸最著名的勝跡。

  大金塔聳立在仰光市北面一個山丘上,坐落在一個高數十米的平臺中間,塔基四角各有一座半人半獅雕像,周圍環繞著造型相近的4座中塔和64座小塔,4 道長廊式的臺階自地面通向塔前。主塔本身磚砌實心,外廓呈覆鐘形,由寬大的基底向上收縮攢尖,形成柔和的曲線。塔身雖為多層,但水平劃分並不明顯,因而具有強烈向上的動勢,在周圍小塔的烘托下顯得格外高大挺拔。塔表面抹灰後滿貼金箔;歷次修葺中在上面又鑲嵌紅、藍、綠等色寶石。塔頂上精致的華蓋重約12.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