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社團。因編輯出版《語絲》週刊得名。他們沒有明確的組織機構,一般指刊物的編輯者及主要撰稿人而言。該刊於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創刊。由孫伏園、周作人先後主編。主要撰稿人有魯迅、周作人、林語堂、錢玄同、劉半農、章衣萍、馮文炳、俞平伯、江紹原等。1927年10月,《語絲》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查封。同年12月在上海復刊,為第4卷第1期。先後由魯迅、柔石、李小峰主編。主要撰稿人為魯迅、周作人、章衣萍、韓侍桁、楊騷、陳學昭等。19929年9月自第5卷第27期起,改由北新書局編輯。1930年3月10日出至第5卷第52期停刊,共出260期。《語絲》以發表短小犀利、針砭時弊的雜感、短評、隨筆為主。其特色是“任意而談,無所顧忌,要催促新的產生,對於有害於新的舊物,則竭力加以排擊——但應該產生怎樣的‘新’,卻並無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覺得有些危急之際,也還是故意隱約其詞”(魯迅《三閑集·我和〈語絲〉的始終》)。這種註重社會批評和文化批評的隨筆文體,又稱“語絲體”,在現代散文發展中影響甚大。語絲社成員創作風格也各有不同,除瞭議論性的雜感以外,也有林語堂所倡導的幽默小品文創作和像孫伏園的《伏園遊記》、川島的《月夜》等抒情小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