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揚州是有悠久歷史的古城,隋唐以來歷代在此興建園林。揚州園林在《宋書》已有記載。隋煬帝開鑿運河,揚州成為南北水路交通的樞紐。當時大興土木,建造宮苑,苑中築有十宮、迷樓等。唐代揚州非常繁華,從詩人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杜牧的“春風十裏揚州路”等名句中,可以聯想到當時的盛況。宋歐陽修在揚州任地方官時建平山堂,堂西築美泉亭,成為淮東第一觀。金兵南下,揚州大遭破壞。明代初葉,運河整修後,揚州重新成為南北交通要道和淮鹽的集散地,經濟繁繁榮,財力大增,瘦西湖兩岸建造起園林,其中以計成設計並指導施工的鄭元勛的“影園”和太守吳秀所築的“梅花嶺”為代表。至清代,乾隆皇帝多次南巡至揚州,地方紳商競相建園,以期得到“禦賞”,呈現出“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景象。由於商業發達,自衙署、會館、商賈住宅,以至酒樓茶肆,疊石引水,種竹栽花,蔚為風氣。新城南河下巷子兩側宅園、會館毗連,被譽為“花園巷”。後來由於經濟中心轉移和兵燹摧殘,園林大量被毀壞,現存的揚州名園有兩類:一是依托自然水景的園林群,如瘦西湖;二是坐落在城內的宅園,如個園、何園、小盤谷、片石山房等,均以疊石見勝。

揚州小盤谷山池

  小盤谷 位於揚州城南丁傢灣,系清光緒年間兩江總督周馥購舊園重建而成,以園中假山幽谷取勝。全園佈局東部為湖石山,中部為池,北樓南廳為曲廊相接。結構緊湊,保持揚州名園的以石取勝的特色。園內假山巖壁險峻,幽谷深邃。假山四面可通,並集山水匯成瀑佈,巖側鐫刻“水流雲在”四字。小盤谷的山、池佈局逶迤曲折,變化層出不窮。建築、樹木組合成一個有機整體(見圖)。

  片石山房 在揚州城南花園巷,又名雙槐園,園以湖石著稱。園內假山傳為石濤所疊,結構別具一格,采用下屋上峰的處理手法。主峰堆疊在兩間磚砌的“石屋”之上。有東西兩條道通向石屋,西道跨越溪流,東道穿過山洞進入石屋。山體環抱水池,主峰峻峭蒼勁,配峰在西南轉折處,兩峰之間連岡斷塹,似續不續,有奔騰跳躍的動勢,顯出章法非凡的氣度。片石山房南岸為水榭三間,橫跨水面,遙望主峰依雲,形成山高水長的立體畫軸。榭東伸出曲廊與主建築楠木廳連接。楠木廳西山墻面西為不系舟,恰與西南半壁書屋呼應,渾厚端莊的楠木大廳與嵯峨雄沉的壁山相對應,系鏗鏘結體。作為山房主景的山體,再現瞭石濤畫中的奇峰、崗巒、谷道、坡磯、洞壑等,並與水體組成瀑佈、疊泉、深潭、澗、溪、湖、池、水岫等景觀(見何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