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宋博物學者。字穆之。生於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進士,歷任知縣、知府、侍禦史、左諫議大夫、禮部侍郎等職。因曾獲龍圖閣直學士的官號,世稱為“燕龍圖”、“龍圖燕公”。他知識淵博,精於機械儀器製造,製作有指南車、記裏鼓車、欹和水鐘——蓮花漏;撰有《蓮花漏法》一書。其上所述蓮花漏是一種計時多級漏壺,一級壺的上方開有分水孔,使上面來的過量水自動從分水孔溢出,,讓壺中水位保持恒定,因其制造簡便,計時較準確,曾風行各地。1027年制造的指南車,其齒輪既簡單又能自動離合,是古代有名的自動化機械之一。他還以潮汐方面的成就著稱,曾在廣西、廣東、浙江觀測潮汐10年,繪制有《海潮圖》(已佚),約於1026年撰寫出《海潮論》兩篇(現僅存一篇,在宋代刻成石碑流傳)。他在《海潮論》中提出潮汐“隨日而應月,依陰而附陽”;按大、小月定出兩個潮時逐日推遲數,使理論潮時的推算趨於精確,潮汐的到來“終不失期”;指出錢塘江口存在有南北互連的沙潬(水中沙洲),並闡明沙潬在錢塘江湧潮形成中的作用。他還精通音律和天文歷法,曾校正太常寺鐘磬的音調。喜愛詩畫,詩作數千篇,畫亦入為妙品。筆墨幽雅,善山水,尤擅古木折竹,代表作《春山圖》被故宮博物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