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戲劇起源於教堂的禮拜儀式。9世紀復活節彌撒中有一段被稱為“你找誰”的插曲,一位教士裝扮成天使守護基督的墳墓,另外3位教士裝扮成3個叫瑪麗的婦女來朝拜聖墓,他們對話性的輪唱和表演動作已具有戲劇的雛形,並由此發展成一種作為教堂禮拜儀式組成部分而演出的戲劇,稱為“禮拜劇”。

  中世紀戲劇 禮拜劇在發展過程中逐步世俗化,從13世紀起,由市民代替教士,由拉拉丁語改用方言,並轉移到教堂外演出,情節也日益復雜,增加瞭世俗的喜劇成分,成為獨立的戲劇形式,但內容仍以搬演聖經故事和聖徒事跡為主,稱為神秘劇奇跡劇。15世紀,奇跡劇在英國各地廣泛演出,通常是在聖誕節、復活節、基督聖體節等宗教節日舉行,有時要延續3~4天,舞臺設在城市廣場或可移動的大馬車上。奇跡劇傳世的共有4個組劇。即切斯特組劇(25出)、約克組劇(48出)、威克菲爾德組劇(32出)和考文垂組劇(42出)。在奇跡劇中,現實人物與傳說人物同時出現;情節打破瞭時空的界限;悲劇和喜劇、崇高與滑稽因素摻和在一起。這些特點對以後的英國戲劇,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戲劇有著重要影響。

  道德劇產生於14世紀下半葉,從教堂的佈道儀式演變而來,也是一種宗教劇,以宣傳教義、進行道德勸誡為目的。它采用中世紀常用的寓意手段,把各種道德品質擬人化。現存最早的一部是《牢不可破的城堡》(約1440)。最著名的《人人》出現於約1495年,劇中“死亡”奉上帝之命召喚“人人”赴死,“人人”求助於他的世俗朋友,如“美麗”、“友誼”、“知識”、“力量”等,但最後隻有“善行”陪著他,並挽救瞭他的靈魂。15世紀出現的插劇,情節簡單,人物也少,而娛樂性加強,有較多喜劇色彩。主要由職業演員在宮廷、貴族府第或大學中演出。

  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 從1485年都鐸王朝的建立到1642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是英國的文藝復興時期,也是英國戲劇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都鐸王朝初期的戲劇形式相當多樣化,除中世紀流行的幾種外,發源於意大利的“假面劇”也傳入瞭英國。在下層群眾中還流行著啞劇、鬧劇、滑稽劇等民間戲劇。1558年,伊麗莎白女王繼承王位,工商業和海外貿易迅速發展,城市興盛,這時古希臘羅馬戲劇被介紹到英國。在塞內加、泰倫提烏斯、普勞圖斯等古典作傢的影響下,劇作傢創作的正規戲劇產生瞭,出現瞭新的戲劇形式——悲劇和喜劇。

  N.尤德爾《拉爾夫·勞伊斯特·道伊斯特》(約1553)是英國第一部喜劇;最早的英國悲劇《高勃達克》(1561)的作者是牛津大學的T.薩克威爾和T.諾頓。

  伊麗莎白時期,出現瞭職業的演員劇團,為瞭取得政治上的庇護,它們名義上還隸屬於王室或某一貴族,但演員人身是獨立的。1576年英國出現瞭最早的大眾劇場,即演員J.伯比奇在倫敦近郊建立的“大劇場”。它是按照客棧庭院格式建成的露天劇場,沒有燈光照明,隻能在白天演出。舞臺沒有帷幕,並伸入觀眾席中,可以三面看戲。少數貴族觀眾可坐在舞臺上觀看演出。道具極少,沒有佈景,但服裝比較講究。

  1588年英國擊潰瞭西班牙“無敵艦隊”,民族精神空前高漲,戲劇也相應出現高度繁榮的局面。這前後30年間,是文藝復興戲劇的盛期。

  1590年前後,職業劇作傢J.黎裡R.格林G.皮爾、C.馬洛等陸續嶄露頭角。他們曾在牛津或劍橋大學讀書,具有人文主義思想,學識淵博,才華橫溢,被稱為“大學才子”。T.基德雖未受過大學教育,但一般也稱他“大學才子”。他們主要為大眾劇場寫作,大大提高瞭英國戲劇的質量。通過他們的活動,悲劇、喜劇和歷史劇都逐漸成熟,散文之外,素體詩(無韻詩)也被熟練地運用於戲劇之中。

  W.莎士比亞代表瞭文藝復興戲劇的最高成就。他的作品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重大社會問題,集中表現瞭人文主義思想。他最善於刻畫人物、創造典型和展現人的精神世界;他的優秀劇作大都具有緊張復雜的矛盾沖突、生動豐富的情節和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他不遵守所謂時間和地點的一致,無論是喜劇、悲劇、歷史劇,在他寫來都既真實又富於想象,既悲喜交融又充滿哲理與詩意;他的戲劇語言豐富準確,極其性格化。馬克思要求戲劇“莎士比亞化”,是對其藝術成就的極高評價。B.瓊森是這一時期另一位重要作傢,他的一些作品致力於表現人物的“氣質”,從道德方面進行評價,有較強的現實主義因素。

圖1 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劇照

  劇場藝術方面,這一時期兩個最重要的劇團是宮廷大臣供奉劇團和以著名悲劇演員E.艾倫為經理的海軍大臣供奉劇團。17世紀初,倫敦已有近20所大眾劇場,如玫瑰劇場、帷幕劇場、天鵝劇場以及大劇場移建成的環球劇場等。劇場經理一般由演員兼任,雇用過不少劇作傢。1596年倫敦出現瞭第一座私人劇場,即伯比奇建立的黑衣修士劇場。私人劇場供上層人士觀劇,有紅光照明,舞臺道具也較大眾劇場齊全。當時還沒有女演員,女角由童伶擔任。

  莎士比亞逝世後,文藝復興戲劇進入尾聲。一些劇作傢主要為宮廷寫作並且受到瞭正風行於歐洲的巴羅克風格的影響,大眾劇場時代的那種生氣勃勃的創造精神消失瞭。

  1642年斯圖亞特王朝被推翻,代表新禁欲主義的清教徒反對戲劇,克倫威爾執政後下令封閉倫敦全部劇場,文藝復興戲劇就此結束。

  17~18世紀戲劇 革命政府禁止瞭戲劇,但私人組織的娛樂演出並未禁絕,W.達文南特的“娛樂表演”《圍攻羅得島》(1656)實際上是英國第一部歌劇,在這次演出中,英國第一次出現女演員。

  1662年查理二世復辟後取消瞭禁戲令。這時的戲劇主要是為倫敦的上層人物提供一種時髦的娛樂,而一般的劇院隻有兩傢。1662年重建的朱瑞巷劇院已具備瞭現代劇院的基本形式,並有瞭佈景。這時出現瞭大量的“復辟”期喜劇作品,其中可以看到法國戲劇的影響和對莫裡哀的模仿,被稱為“風俗喜劇”。

  J.德萊頓是復辟時期的一位重要作傢,他所寫的“英雄劇”《奧倫-蔡比》(1676)等,表現瞭主人公的愛情與責任的沖突。德萊頓又是英國戲劇理論的開創者,他的《論戲劇詩》(1668)結合英國戲劇創作的實際,闡發瞭亞裡士多德和賀拉斯的觀點。

  從“光榮革命”到“戲劇檢查法”這一階段,戲劇無大的發展,但W.康格裡夫、J.萬佈勒等人的作品卻使風俗喜劇繼續盛行。

  這一階段影響最大的悲劇傢是N.羅,他改編的愛情悲劇《美麗的懺悔者》(1703)一直上演到19世紀。G.李洛的悲劇《倫敦商人》(1731)更為重要,它以市民生活為題材,用新的道德觀點評價人物,並用散文寫作,這些都預示瞭英國悲劇發展的新方向。該劇很快被譯為歐洲幾種文字。

  詩人J.蓋依《乞丐歌劇》(1728)是英國歌劇中最早的經典作品,曾轟動一時;德國現代戲劇傢B.佈萊希特的《三分錢歌劇》就是據此改編的。

  蓋伊之後,H.菲爾丁的喜劇《巴斯昆》(1736)和《1736年歷史紀事》(1737)包含著更明顯、更強烈的政治諷刺,揭露瞭輝格黨政府的腐敗,引起統治集團的驚恐。1737年,瓦爾浦頒佈瞭“戲劇檢查法”,菲爾丁和其他一些作傢從此轉入小說創作。這一法令極大地阻礙瞭英國戲劇的發展。此後100多年中,倫敦隻剩下兩座劇院,戲劇基本上處於蕭條冷落的狀態。

  從18世紀50年代起,感傷主義日益盛行,感傷主義喜劇也占領瞭舞臺。70年代,O.哥爾德斯密斯的《委屈求全》(1773)、R.B.謝裡丹的《情敵》(1775)和《造謠學校》(1777)使觀眾耳目一新。它們雖然也受到感傷主義的影響,但都以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描繪瞭當時外省資產階級的生活,並且避免瞭王政復辟以來英國戲劇常見的粗俗和狹隘。

  當時英國文壇的領袖人物是S.約翰遜,他也寫過劇本,對戲劇的最大貢獻是主編瞭《莎士比亞戲劇集》(1765)。他雖是古典主義者,但在其《序言》中卻為莎士比亞違背“三一律”進行辯護,強調想象在戲劇創作中的作用,並且指出莎士比亞劇作中的人物是共性和個性的統一。這些觀點大大推進瞭英國戲劇理論。

  18世紀一種普遍的看法是認為表演比劇本更重要。這一世紀產生瞭不少優秀演員。最著名的D.加裡克以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表演才能,出色地扮演瞭許多莎士比亞作品中的人物。

  19世紀戲劇 19世紀初情節劇日益商業化,許多嚴肅的作傢對此不滿;同時,隨著浪漫主義運動的開展,學術界對莎士比亞的評價越來越高。這樣,一些浪漫主義詩人開始按照莎士比亞或希臘戲劇的風格創作詩劇,如P.B.雪萊寫瞭《解放瞭的普羅米修斯》(1819)、《沈西》(1819),G.G.拜倫寫瞭《曼弗雷德》(1817)、《該隱》(1821)。但這些詩人的詩劇不適合演出,對戲劇沒有產生直接的影響。

  1843年“戲劇檢查法”被廢除,劇院和觀眾不斷增加,但作傢更致力於小說創作,戲劇領域並無優秀作品。

  從60年代起,英國戲劇逐步出現瞭一種現實主義傾向,T.W.羅伯遜的社會喜劇帶來瞭第一股新鮮空氣。從70年代起,W.阿契爾等人把H.易卜生戲劇陸續翻譯介紹到英國。80年代,倫敦演出瞭易卜生的《群鬼》和《玩偶之傢》。在易卜生的影響下,一些劇作傢創作瞭英國的社會問題劇。H.A.瓊斯的《聖人和罪人》(1884)、《經紀人》(1889)都描寫中產階級的傢庭生活,討論宗教和道德問題,引起普遍的註意。A.W.皮奈羅的《第二位坦科雷太太》(1893)在英國以及法、德、意等國產生瞭廣泛影響,其情節劇的外衣下包含著嚴肅的社會內容。

  90年代英國戲劇有瞭重大轉折,此後到20世紀初,逐步形成瞭英國戲劇史上的又一個高峰。

  90年代初,蕭伯納的重要劇本《鰥夫的房產》(1892)、《華倫夫人的職業》(1894)相繼問世,它們不但根本不同於流行的情節劇,而且比瓊斯等人的作品前進瞭一大步。蕭伯納揭露瞭當代社會的尖銳矛盾,在矛盾沖突中表現人物個性,在幽默風趣中寄寓深刻的諷刺。

圖2 王爾德的《溫德梅爾夫人的扇子》劇照

  與蕭伯納同時,O.王爾德另樹一幟。王爾德是唯美主義的鼓吹者,但在他的喜劇創作中,卻表現出一種現實主義的批判態度。他的《溫德梅爾夫人的扇子》(1892)、《認真的重要》(1895)等劇作對上層社會的虛偽進行瞭揭露和嘲諷,但其中尚有情節劇的痕跡。王爾德反對英國戲劇中存在已久的粗制濫造現象,在創作上刻意求工,語言機智風趣,情節的發展出人意料而又輕松自然。風俗喜劇在王爾德的筆下發出光輝。

  19世紀下半葉的演員中,H.歐文極富才情,他出色地扮演瞭莎劇中的許多人物,提高瞭觀眾對莎劇的興趣。

  20世紀戲劇 20世紀蕭伯納繼續以旺盛的精力進行創作,寫出瞭《人與超人》(1903)、《巴巴拉少校》(1905)、《傷心之傢》(1917)、《蘋果車》(1929)等重要劇本。他的最大貢獻是社會問題劇。他受易卜生影響,但易卜生的問題劇具有悲劇色彩,蕭伯納的問題劇卻具有喜劇色彩;易卜生的人物在討論問題,蕭伯納的人物則雄辯滔滔;易卜生的臺詞精辟而有個性,蕭伯納則讓他的人物說出機智的俏皮話,在似非而是的反語中揭示真理。

  社會問題劇是20世紀初期英國戲劇的主流,不少作者受到蕭伯納的影響。J.高爾斯華綏、H.G.巴克等人的作品又稱為“思想劇”。高爾斯華綏的《銀盒》(1909)、《正義》(1910)揭露法律的弊病,《鬥爭》(1909)反映勞資鬥爭;巴克的《馬德拉斯傢族》(1910)描繪婦女的不幸命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J.B.普裡斯特利的《危險的角落》(1932)、W.S.毛姆的《圈子》(1921)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揭露瞭社會矛盾。

  從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產生瞭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這一運動的主要成就在戲劇方面。W.B.葉芝、J.M.辛格和S.奧凱西等人的作品反映瞭愛爾蘭人民的生活情緒和民族自治的要求。辛格使用愛爾蘭農民的語言,經反復錘煉使之生動、形象而富有詩意。奧凱西以豐富的想象,力求把悲劇同喜劇、現實主義同浪漫主義和象征主義結合在一起。

  自葉芝開始,出現瞭新的潮流——復活詩劇。葉芝的《胡裡痕的凱瑟琳》(1902)等劇的成功,打破瞭現代戲劇不能采用詩體的流行觀點。30年代,T.S.艾略特寫出他最著名的詩劇《大教堂兇殺案》(1935),他十分熟悉莎士比亞,使用瞭一種近於散文的精練緊湊的格律,劇情始終保持一定的緊張性,因而吸引瞭大批倫敦西區的觀眾。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英國戲劇帶來瞭很大損害。戰時和戰後一段時期,舞臺上演出的主要是莎士比亞戲劇。隨著莎士比亞研究的巨大進展,出現瞭不少優秀的莎劇演員,其中最著名的是L.奧立弗。

  直到50年代中期,戲劇不景氣的狀況才有所改變。1956年荒誕派的代表作《等待戈多》和佈萊希特戲劇在倫敦演出。人們對詩劇的興趣減弱,戲劇革新的呼聲日益強烈。以J.J.奧斯本《憤怒的回顧》(1956)為標志,出現瞭英國戲劇的所謂“新潮流”。劇中主人公吉米·波特對周圍環境的厭惡反映瞭戰後英國青年的心理,緊張的戲劇性和生動的對話也很有特色,所以該劇立即引起普遍的共鳴和廣泛的註意。此後,B.貝漢、H.品特、A.威斯克N.F.辛普森S.德萊尼等人的主要作品相繼問世,這些作品大都取材於中下層階級的人物和事件,著重表現人物情緒,對社會提出激烈的抗議,所以這批青年劇作傢被稱為“憤怒的青年”,他們逐步占領瞭舞臺,影響日益擴大。其中品特尤其突出,他的《房屋》(1957)、《生日晚會》(1958)、《看房人》(1960)、《歸傢》(1965)等劇都具有荒誕派的某些特征,顯得陰沉難解,但也有較多的寫實成分。

圖3 奧斯本的《憤怒的回顧》劇照

  60年代前後,也有一些劇作傢以歷史題材作為現實的借鑒,J.阿登的《阿姆斯特朗的最後告別》(1964)等劇都有較強的政治色彩。

  60年代中期以後,“憤怒的青年”逐漸失去鋒芒,一些更年輕的“左”派作傢顯露頭角,被稱為“第二次浪潮”。他們的政治思想觀點並不一致,但對英國社會都持激烈的批判或否定的態度。E.邦德在反對暴力的劇作中采用暴力場面,曾引起爭議。D.斯托萊的《阿諾德·米德爾頓的康復》(1966)反映對人的壓抑。D.海爾、T.格裡菲思、S.波利亞科夫等人以政治態度“左傾”聞名。海爾寫過一部《翻身》(1975),用佈萊希特的手法反映中國農村的革命鬥爭。

  在喜劇傢中,J.奧頓影響較大,他的《贓物》(1967)、《男管傢看到瞭什麼》(1966)等劇中含有悲劇或恐怖因素,被稱為“黑色喜劇”。T.斯托帕德極富想象力,在文字遊戲中寄寓哲理,代表作《羅森克蘭茲和吉爾吉斯頓死瞭》(1966)表現出存在主義觀點。P.謝弗善於利用敘事體戲劇手法探討人的精神追求,代表作有《追日記》(1964)、《馬》(1973)、《莫紮特之死》(1979)等。A.艾克伯恩、P.尼科爾斯等人的作品大都圍繞著傢庭和婚姻問題,笑聲中包含社會諷刺。

  20世紀末,M.弗雷恩是一位活躍的劇作傢,他的《哥本哈根》(1998)內容是兩位處於敵對陣營的獲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傢在1941年的會見,用科學觀念探討歷史與未來世界的各種可能性,在西方戲劇界引起較大反響。

  當代英國著名的劇院、劇團有皇傢國傢劇院、皇傢莎士比亞劇團等。

  20世紀80年代以後,英國的音樂劇也出現瞭空前繁榮的面貌,以A.L.韋伯的《埃維塔》(1979)、《貓》(1981)、《歌劇院的幽靈》(1987)等為代表的作品不僅主宰瞭倫敦西區,而且占領瞭紐約百老匯,引起世界廣泛關註。

  

推薦書目

 桂揚清, 郝振益, 傅俊. 英國戲劇史.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

 廖可兌. 西歐戲劇史. 3版. 北京: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