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人類行為的經濟理論派別。它通過心理分析方法對人類各種經濟活動進行分析和觀察,認為經濟行為由行為人的心理活動所支配,而行為是心理的外在表現。行為學派的主要理論貢獻在於它放棄新古典經濟學關於“理性人”的假設,將心理分析和經濟運行規律有機結合,通過個案分析、實驗檢驗、實地調查等多種實證方法,對廠商和消費者的經濟活動、行為特徵及其原因給出切合實際的解釋。

  行為學派興起於19世紀初期。當時,心理分析盛行,行為學派的影響並不不大。1942年,美國經濟學傢、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E.H.張伯倫第一次用人為控制的實驗室背景驗證瞭一個抽象的經濟理論,這是經濟思想史上的一個創舉,但當時張伯倫的研究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傢D.卡尼曼和A.特維斯基發表瞭一系列研究成果,將心理學和經濟學有機結合,形成瞭真正意義上的“行為經濟學”流派。1992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的《實驗經濟學》一書標志著行為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確立。

  行為學派以學習理論為基礎,認為人的行為是在外部環境刺激和約束下形成並發生變化的,並強調通過學習過程改變行為方式。其研究的角度包括:從組織結構的角度研究知識型組織,從企業文化的角度研究企業管理觀念,從企業戰略角度研究企業管理戰略,從人力資源的績效考評和激勵角度研究企業管理制度,從學習模式的角度研究個人學習、團隊學習和組織學習等。行為學派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強調可觀察的行為,要求用客觀的名詞描述行為,且描述的行為必須是可觀察、可量化的,反對使用抽象的心理學概念。二是將人的行為作為研究的出發點,重視與經濟現象有關的當前行為,而不註重對人的內在心理結構與過程的深層分析。

  行為學派的創新體現在它提出新的理論,還在於它開拓新的研究方法。行為學派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取得重大理論突破:①將消費看作是收入和意願二者的函數。傳統經濟學認為人們的消費支出是收入的函數,而行為學派則認為消費支出取決於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或者購買力,取決於消費者的意願。②儲蓄傾向並非與收入同方向變動。行為學派的研究表明,當收入增加時,人們更傾向於提款去購買小汽車、住宅等耐用品,從而使儲蓄相對下降,儲蓄率隨之下降;而當人們處境不佳時,則會盡量多地存款,以應付生病、失業等意外情況,於是儲蓄率上升。③邊際需求有可能隨供給量增加而上升。行為學派的調查研究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發達國傢,由於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各種商品和勞務的需求大大增加,且由收入提高所產生的心理影響使得一些主要消費品在足量銷售之後,需求並未減少。因此,邊際需求並非總與供給量反方向變化。④價格上漲不一定導致需求量減少。行為學派認為,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並不能完全由價格變動本身決定,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對未來價格變動的心理預期。需求量與實際價格反方向變動,與預期價格同方向變動,需求量的最終變化是兩種相反方向的變化之和。⑤完全信息不一定有助於決策。行為學派發現,許多長期投資者正是由於掌握瞭過多的信息而猶豫不決,甚至放棄投資計劃。盡管大量的信息展現出相當樂觀的前景,但人們對風險的擔憂也隨著信息的增多而加重,以致超過利益的誘惑,信心和疑慮的變化並不對稱。

  行為學派是具有重要影響的經濟學流派,將會進一步極大地影響到社會經濟活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行為。

  

推薦書目

 楊培雷.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 上海: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3.

 董志勇. 行為經濟學.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DAVIS D D, HOLT C A. Experimental Econom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