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魏晉至唐初尚書臺(省)臨時在外設置的分支機搆。又稱行尚書臺行臺省。曹魏甘露二年(257),司馬昭討伐諸葛誕,尚書僕射陳泰、中書侍郎鐘會等以行臺隨從。後尚書省長官出征或出鎮,隨軍衙署稱為行臺。北魏天興元年(398),道武帝拓跋珪攻佔河北,於鄴城、中山置行臺,以尚書令拓跋儀鎮守。行臺成為皇帝派出的特使,置僚屬,指揮軍事,不常設。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皇帝委派尚書出使,巡視邊境,亦稱行臺。北魏後期,行臺設置較較多。任行臺者多兼任刺史或都督諸州軍事,成為地區軍事指揮機關。行臺遂有東南、山南、西道、北道之稱。孝明帝時爾朱榮專權,任北道大行臺,大行臺稱號始見於此。

  北魏末年,高歡自任大行臺,其餘行臺皆罷。東、西魏分立,高歡任東魏丞相、大行臺,駐晉陽。宇文泰任西魏大行臺、都督中外軍事,鎮雍州。實際控制瞭東、西魏政權。高歡以侯景為河南道大行臺,鎮虎牢,擁兵十萬,指揮對西魏、梁朝的戰爭。梁中大同二年(547),侯景降梁,上表請以豫、郢、荊、襄、兗、濟、洛等十三州內附,可見其管轄范圍。

  北齊承北魏制,並州大行臺改稱並州尚書省,地位僅在中央尚書省之下。其餘行臺多駐軍事要地。如幽州道行臺亦稱北道行臺,駐薊(今北京城區西南)。晉州道行臺駐平陽(今山西臨汾)。河南道行臺駐洛陽。以上行臺之外,又有臨時性行臺,指揮作戰,巡視地方,事畢即撤。北齊文宣帝時,辛術為東徐州刺史、東南道行臺,駐下邳,始管理地方民政。

  西魏行臺不常設。除宇文泰自任大行臺外,獨孤信為荊州刺史、東南道行臺。王思政為東道行臺,駐玉壁,都督汾、晉、並諸州軍事。為一方軍事長官。北周置總管府,遂廢行臺之制。

  隋開皇二年(582),文帝於並、洛、益三州各置河北道、河南道、西南道行臺尚書省,以其子楊廣、楊俊、楊秀各為行臺尚書令。後為伐陳需要,於襄州、壽春兩地設置山南道、淮南道行臺。平陳統一後,廢行臺,改置並、揚、益、荊四大總管府,各統十餘州至數十州。煬帝大業元年(605)廢。

  唐初復置大行臺。作為消滅割據勢力的軍事指揮機構。於洛陽設陜東道大行臺,秦王李世民為尚書令,地位在其餘行臺之上。其餘如益州道、襄州道、東南道、河東道、河北道行臺,均以宗王或親信大將任尚書左仆射,主持一方軍事。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奪權即位後,為加強中央集權,控制宗室親王,諸道行臺皆廢。

  行臺設置主要是在戰爭期間,作為中央派出或授權的最高軍事機構,主持一方軍事。權力既重,則易成為割據勢力。所以行臺不常設,其僚屬也是臨時權置,並不完備。戰事結束後,行臺即被撤銷。唐以後少有行臺之制,唯金朝廢偽齊,曾於汴京(今開封)立行臺尚書省,管理齊國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