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朝齊文學傢。字子才。河間鄚(今河北任丘北)人。北魏時官任中書侍郎、國子祭酒等職。北齊時累官太常卿兼中書監,後授特進,死於任上。擅長駢文,與溫子昇、魏收齊名,合稱“三才”。他現存的文章多為應用文字,辭藻華麗,講究對仗。《北史》和《顏氏傢訓》都說他愛慕和仿效南朝梁沈約的文風。除駢文外,他也能作詩賦。詩現存8首,其中如《七夕》、《思公子》等,內容與形式均摹仿齊梁詩。他的《冬日傷志篇》風格比較高古,情調也頗蒼涼。邢劭對文學有一些見解頗為可取。他主張“自漢逮晉,情賞猶自不諧;江北江南,意制本應相詭”(《蕭仁祖集序》)。他還說:“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覺,若胸臆語也。”(《顏氏傢訓·文章篇》)這些議論都很有見地。此外據《北齊書·杜弼傳》載,他還和杜弼爭論輪回問題,主張“神之在人,猶光之在燭,燭盡則光窮,人死則神滅”。這種觀點具有樸素唯物主義因素。《隋書·經籍志》載,邢劭集原有31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邢特進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傢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