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子菜科眼子菜屬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雞子草水上漂水案板等。中國、朝鮮、韓國、日本、美國等都有分佈。此屬約100種,中國有30餘種,其中菹草(P.crispus)、浮葉眼子菜(P.natans)、馬來眼子菜(P.malaianus)、小葉眼子菜(PP.cristatus)等均危害水稻。

眼子菜形態

  此種根狀莖匍匐生長,長達2米,莖節分枝在表土層中交錯生長成網狀,入秋後根狀莖先端變態,形成無性繁殖體“鱗芽”,形如雞爪;葉披針形至卵圓形,覆蓋水面;穗狀花序長3~5厘米,伸出水面,花黃綠色;小堅果卵形;種子有3脊,具喙。喜生於稻田和淺水池沼中,在單季稻田間較多,是稻田惡性雜草。種子和鱗芽都可繁殖,以鱗芽繁殖為主。一般4~5月間萌發,蔓延生長迅速,根狀莖脆嫩易斷,斷莖可再生成新株,以種子和鱗芽休眠越冬。全草可作豬、傢禽及魚飼料,還可入藥,有清熱明目、滲濕利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