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戲劇作品。J.C.F.von席勒作於1783年,1784年在曼海姆出版。1784年4月13日首演於法蘭克福。後被義大利作曲傢G.威爾第以《露易莎·米勒》為名,創作為歌劇,於1849年12月8日在那不勒斯首演。

《陰謀與愛情》劇照(原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演出)

  故事發生在德國的某公國。宰相的兒子費迪南愛上平民樂師的女兒露易絲。但靠謀害前任上臺的宰相出於政治的需要,讓兒子與被公爵拋棄的情婦、英國貴族後裔米爾佛特結婚,遭到兒子堅決拒絕。於是宰相秘書伍爾牧幫助宰相解決難題,策劃瞭一個狠毒的陰謀。他們首先施計激怒露易絲的父親,而後供出她父親沖撞宰相大人,將老樂師抓起來。以釋放父親為條件,強迫露易絲按照他們的口授給宮廷侍衛長寫出一封情書,並發誓不泄露這一秘密。按照預謀,他們設法讓這封情書落到費迪南手裡。費迪南大感意外並且妒火中燒,跑去責問露易絲,要她證實這一事情的真偽。露易絲天性誠實善良,經過一番痛苦的內心沖突之後,她還是咬牙承認瞭自己的所為。費迪南徹底絕望,在飲料中放進毒藥,在對昔日戀愛生活的美好回憶中,費迪南撕肝裂膽地呼喚著露易絲的名字,並告訴她死神已經臨近瞭,再一次懇求她說出實情。死亡的威脅勾銷瞭一切誓言。露易絲道出真相。費迪南在萬箭穿心的憤怒與悔恨中,帶著對父親及其代表的貴族統治集團的憎恨與絕望,與他的戀人一起離開瞭這個世界。

  這部劇作是在德國“狂飆突進”運動中,在歐洲啟蒙思潮的推動下誕生的。在揭露德國封建貴族階級殘暴腐朽的同時,也反映出平民階級自我意識的覺醒和貴族階層內部青年一代的叛逆精神,鮮明地揭示瞭貌似強大的封建統治階級必然滅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