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文學理論著作。王世貞著。後七子派理論的重要著作之一。全書共8卷。主要論詩,但也有近兩卷的篇幅談論辭賦和文。所以它和單純意義上的詩話有別。作者曾受嚴羽、徐禎卿和楊慎的影響,又深感三傢有所不足,因撰此書,欲補三傢之未備。雖然在思想上他仍然堅持前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主張,但因學問廣博,故持論不似李攀龍偏激,頗有會心之見。書中對作傢個人才思與作品格調之關係的論述,更為他主張學古而不擬古的論調指示瞭正確的方向,如書中說:“才生思思,思生調,調生格;思即才之用,調即思之境,格即調之思。”另外,書中對同時代作傢的論評也有不少中肯之語,唯對謝榛的攻擊稍顯過激。有中華書局版《歷代詩話續編》本。

《藝苑卮言》(明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