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伊拉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推翻瞭費薩爾王朝的統治,建立瞭伊拉克共和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加強瞭對伊拉克的控制;美國也竭力向伊滲透,企圖將其變為遏制蘇聯的基地。費薩爾王朝適應英美的需要,於1955年與土耳其簽訂瞭《巴格達條約》(見中央條約組織),1957年宣佈接受艾森豪主義,殘酷鎮壓人民的反抗運動,迫害愛國民主人士。英、美等國資本控制瞭伊拉克的經濟命脈脈——石油資源及石油工業,英國還控制著占出口總額90%以上的伊拉克農產品。伊拉克民族工業受到摧殘,農村經濟遭到破壞,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伊拉克人民為擺脫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奴役和壓迫,於1946、1948、1952和1956年舉行瞭數次大規模反抗鬥爭,均遭到血腥鎮壓。1952年,一批具有民族主義傾向的青年軍官,秘密組建瞭以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實現民族獨立為宗旨的自由軍官組織。其後,該組織成立瞭以阿卜杜拉·卡裡姆·卡塞姆為主席、由15名高級軍官參加的領導機構——最高委員會。自由軍官組織在鬥爭中註意團結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伊拉克共產黨等進步組織及其他愛國力量。在廣大工人、農民、青年學生、民族資產階級以及庫爾德民族人民等社會各階層支持下,卡塞姆等人於1958年7月14日凌晨發動瞭革命。參加行動的部隊迅速占領王宮、首相官邸、國防部和電臺等要害部門,包圍瞭巴格達附近的英國空軍基地,占領瞭巴格達各重要軍事據點。費薩爾二世(1939~1958年在位)、伊拉克王儲和努裡·賽義德首相在逃跑中被擊斃。卡塞姆宣佈成立伊拉克共和國,並組成最高權力委員會,臨時行使共和國總統職權。革命取得勝利。不久,成立瞭以卡塞姆為總理的新政府,頒佈瞭廢除君主制、沒收王室財產等法令,宣佈實行新土地改革法和民族平等政策,廢除1924年憲法,實行新的臨時憲法。1959年3月,伊拉克宣佈退出巴格達條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