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畫傢。姓朱,名虛白,字懷仁,出傢為僧後以虛穀名,號紫陽山民倦鶴,室名覺非庵三十七峰草堂等。安徽歙縣人。卒於上海。青少年時居揚州。太平軍起義時以參將效力清營。曾為曾國藩畫像。後“意有感觸”,於鹹豐三年(1853)在安徽九華山出傢為僧,但“不禮佛號,以書畫自娛”,雲遊江、浙各地,往來於揚州、蘇州州、上海之間。同治八年(1869)在蘇州獅林寺遇繪畫史傢張鳴珂,為張作肖像畫。旅滬時住一粟庵、關廟,以賣畫為生,與畫傢任頤、高邕、胡遠等交往,人品畫藝均受到推崇,並為胡遠、楊伯潤等畫傢作肖像。虛谷性格孤傲,非交往相知深者,不易得到他的佳作精品。每到一地,求畫者雲集,畫倦即行,移住他處。光緒二十二年(1896)卒於上海城西關廟,葬太湖濱光福鎮之石壁山。

《梅鶴圖》(故宮博物院藏)

  虛谷擅長畫人物肖像、花鳥和山水。其人物肖像畫造型準確,神態生動,註重色彩烘染,用墨不多,面部具有一定的立體感,刻畫較精細,衣紋及背景用筆簡率,與面部畫法有明顯區別,但仍能融為一體,代表作有《葑山釣徒圖》《沈麟元像》《秦贊堯像》(均藏故宮博物院)等。其花鳥草蟲畫師承華嵒,“落筆冷雋,蹊徑別開”,擅長運用枯筆逆鋒作顫動的線條,似續似斷,韻味十足,所畫鳥、魚、松鼠等動物,活潑生動、清新可愛;《綠竹松鼠圖》、《蜀葵果品圖》、《梅鶴圖》(均藏故宮博物院)、《紫綬金章圖》(上海博物館藏)、《松鶴菊花圖》(蘇州市文物商店藏)等均為精品。其山水畫受漸江影響,用筆一如花鳥,灑脫清秀,《觀潮圖》(故宮博物院藏)、《日長山靜圖》(上海博物館藏)等,都富有特色。虛谷的繪畫藝術對晚清上海畫壇有很大影響。存世作品現已匯編成《虛谷畫冊》出版。亦工詩,多有奇句,當時曾由高邕輯為《虛谷和尚詩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