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類行為與疾病的關係,以及利用行為幹預的方法來防治疾病的一門醫學分支。行為主義是20世紀初產生於美國的西方心理學流派,代表人物為J.B.華生B.F.斯金納。行為醫學則萌芽於行為主義心理學,並根據條件作用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制定改變個體不良行為的治療方法和技能。1977年行為醫學討論會在耶魯大學舉行,標誌著該學科的誕生。

  人是社會動物,所面臨的刺激除瞭物理、化學和生生物性的以外,還有心理上的以及社會環境的刺激,並對此表現出各種行為。良好的行為可促進和保持身體健康;而不良行為和習慣,尤其是各種自殘行為如酗酒、物質依賴、吸煙、貪食、體力活動減少等往往在許多疾病(如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癥、中毒等)的發病中起相當作用。而這些疾病已成為當今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問題。為此,行為醫學註重研究:①環境和生活方式中的致病因素;②采用行為幹預手段,協調人的行為與健康、疾病之間的關系;③考察社會衛生保健系統提供服務時采取的措施;④研究促進人們遵從醫囑和采取預防措施的各種技術。另外,行為醫學還研究用行為矯正方法治療其他適應不良的行為,如性變態、各種神經癥、性功能障礙,以及口吃、咬指甲、遺尿等兒童行為問題,甚至某些反社會行為如說謊、偷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