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用以治療裏實證的方劑。以通導大便、蕩滌積滯、攻逐水飲等為主要作用,體現中醫治法中的“下法”。

  分類及組方結構 ①寒下劑。適用於裏熱積滯實證。證見大便秘結,腹部脹滿疼痛,潮熱譫語,苔黃厚,脈實等。常用寒下藥如大黃、芒硝等為主組成方劑。因積滯內阻腸胃,易致氣滯不行、甚則導致氣滯血瘀,故常配伍行氣與活血祛瘀藥如厚樸、枳實、木香、桃仁、丹皮等。代表表方如大承氣湯、大黃牡丹湯等。②溫下劑。適用於裡寒積滯實證。證見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腹痛喜溫,手足不溫甚或厥冷,脈沉緊等。寒邪非溫不去,積滯非下不除,故常用瀉下藥大黃等配伍溫裡藥附子、幹薑、細辛等組成方劑。若寒積兼有脾氣不足者,宜適當配伍補氣之品如人參、甘草等。代表方如大黃附子湯、溫脾湯等。③潤下劑。適用於腸燥津虧,大便秘結證。證見大便幹結,小便短赤,舌苔黃燥,脈滑實;或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膝酸軟,手足不溫,舌淡苔白,脈遲。前者屬腸胃燥熱之“熱秘”,常用潤下藥如麻子仁、杏仁、鬱李仁等,適當配伍寒下藥如大黃、芒硝以及滋陰養血藥如白芍、當歸等組成方劑;後者為腎氣虛弱之“虛秘”,常用溫腎益精、養血潤腸藥如肉蓯蓉、牛膝、當歸等為主,配伍升清降濁之品如升麻、枳殼、澤瀉等組成方劑。代表方如麻子仁丸、濟川煎等。④逐水劑。適用於水飲壅盛於裡的實證。證見胸脅隱痛或水腫腹脹,二便不利,脈實有力等。此時非一般淡滲利濕治法所能勝任,隻宜峻下逐水。常用大戟、芫花、甘遂、牽牛子等峻下逐水藥為主組成方劑。因此類藥物藥力峻猛,有一定的毒性,故常須配伍養胃扶正之品如大棗等。代表方如十棗湯。⑤攻補兼施劑。適用於裡實正虛之大便秘結證。常以脘腹脹滿,大便秘結兼氣血陰津不足為主要表現。常用大黃、芒硝等攻下藥與人參、當歸、生地、玄參、麥冬等補益藥配伍組成方劑。代表方如黃龍湯、增液承氣湯等。

  使用註意事項 瀉下劑專用治裡實便秘。若表證未解、裡實未成者,不可用瀉下劑;若表證未解、裡實已成,則需要權衡輕重,或先解表、後治裡,或表裡雙解,以免表邪內陷。瀉下劑除潤下外均較峻烈,有的還有毒副作用,故年老體弱、懷孕、產後、久病體虛、津傷陰虧、血虛者均應慎用,必要時可根據病情及體質的不同,或先予攻下、兼顧其虛,或攻補兼施、虛實兼顧。瀉下劑易傷胃氣,獲效即止,不可過服。凡重癥、急癥必須急下者,可加大劑量制成湯劑服用;若病情較緩、隻需緩下者,藥量不宜過大,可制成丸劑服用。服藥期間忌食油膩、辛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重傷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