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綱鱗翅目夜蛾科一種,作物害蟲。又稱蓮紋夜蛾,俗稱夜盜蟲

烏頭蟲等。世界性分佈。中國除青海、新疆未明外,各省(自治區)都有發生。幼蟲取食甘薯、棉花、芋、蓮、田菁、大豆、煙草、甜菜和十字花科和茄科蔬菜等近300種植物的葉片,間歇性猖獗為害害。成蟲體長14~21毫米,翅展37~42毫米,褐色,前翅具許多斑紋,中有一條灰白色寬闊的斜紋,故名(見圖)。中國從北至南一年發生4~9代。以蛹在土中蛹室內越冬,少數以老熟幼蟲在土縫、枯葉、雜草中越冬。南方冬季無休眠現象。發育最適溫度為28~30℃,不耐低溫,長江以北地區大都不能越冬。成蟲具趨光和趨化性。卵多產於葉片背面。幼蟲共6齡,有假死性。4齡後進入暴食期,猖獗時可吃盡大面積寄主植物葉片,並遷徙他處為害。 天敵有小繭蜂、廣大腿蜂、寄生蠅、步行蟲,以及多角體病毒,鳥類等。

  用糖醋或發酵物加毒藥誘殺成蟲,在幼蟲進入暴食期前的點片發生階段噴施敵百蟲、馬拉硫磷、殺螟松、辛硫磷等農藥,保護和利用天敵,用多角體病毒消滅幼蟲等方法為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