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於法國香檳地區的起泡葡萄酒。製造香檳酒的方法由法國17世紀的修道士D.佩裡尼翁創造。當時製成一種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氣泡的葡萄酒,質輕、味純,深受飲酒者歡迎,而以香檳地區所產最負盛名。習慣上將起泡葡萄酒稱作香檳酒。事實上隻有在法國香檳地區用專用的葡萄品種,以固定的工藝規程釀制的含二氧化碳的白葡萄酒,才能稱為香檳酒。此外,含二氧化碳的葡萄酒隻能稱作起泡葡萄酒

  香檳酒製造造方法的特點是要進行二次發酵。在第一次發酵所得葡萄酒的基礎上,添加糖漿和酵母等,裝入特制的酒瓶(耐10個大氣壓),在10~12℃的低溫下進行第二次發酵,經過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最終酒中二氧化碳的壓力高達6個大氣壓。發酵結束後,將酒瓶倒置斜放,經長時間轉瓶使酒中混濁物沉降於瓶頸,然後將瓶頸部分凍結,迅速將塞拔掉使沉降物隨水排出,換上新木塞並固定。整個吐渣換塞操作要在低溫下進行,需技術熟練,動作迅速,否則前功盡棄。

  香檳酒的酒精度,一般在11%~15%(體積分數)。按其含糖分的多少有絕幹酒幹酒半幹酒甜酒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