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魏晉時期各種民間歌曲的總稱。《樂府古題要解》記載:“樂府相和歌,並漢世街陌謳謠之詞。”演唱形式包括當時清唱的“徒歌”和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晉書·樂志》)。“相和歌”之名,最早記載見於梁沈約《宋書·樂志》:“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凡此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歌者自擊節鼓與伴奏的管弦樂器相應和,並由此而得名。據南朝張永《元嘉正聲伎錄》、王僧虔《大明三年宴樂伎錄》,常用伴奏樂器還有琴、、瑟、箏、琵琶、笙、笛等。

相和歌(南陽漢畫像石拓片)

  漢代相和歌主要有清、平、瑟三調和楚調、側調。其旋律音調特征已很難確知,但部分歌辭保存在宋代郭茂倩的《樂府詩集》中,這些詩被編為《相和歌辭》一類,共18卷,分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嘆曲》、《平調曲》、《清調曲》、《瑟調曲》、《楚調曲》諸類。其中既保留瞭一些漢代民歌,也收錄瞭三國至唐五代文人的擬作。

  漢代還發展有大型歌舞大曲,名相和大曲。相和歌的音樂在南北朝時被新興的清商樂吸收,隋唐時,清商樂改稱清樂轉入隋唐燕樂。有不少樂曲被移植為琴曲或鼓吹曲流傳後世。唐代以後,作為獨立意義的相和歌已不復存在。

  現存相和歌的歌辭主要有《陽阿》、《采菱》、《綠水》、《激楚》、《善哉行》和《病婦行》等,其中《病婦行》全曲由“曲”和“亂”兩部分組成,“亂”的部分比“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