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詩人。其父為阿瑜陀耶王朝帕那萊王時期的著名宮廷詩人,曾任星象大臣和宮太傅。西巴拉自幼聰穎超群,10歲左右便能續寫禦作詩詞,因而深得國王寵愛,遂被召入宮成為宮廷詩人。後因觸怒國王被放逐洛坤城(那空西探瑪叻城)。不久,又因給城主夫人寫情詩,被城主處死。西巴拉在臨刑前用腳在沙地上寫下一首著名的絕命詩,表示他對權貴的蔑視和控訴。這首詩一直為後世所傳頌。西巴拉生性耿直,不畏權貴,詩才橫溢,出口成章。其詩情感熾烈、豪放不羈、筆鋒犀利、潑灑自如。主要作品有抒情紀行詩詩《西巴拉悲歌》、故事詩《阿尼律陀》等。《西巴拉悲歌》共129節,1 070行,用古泰文夾雜梵文、巴利文和高棉文寫成。詩作以感情真摯、風格浪漫、格律嚴謹、遣詞考究最為後世詩人所推崇。此詩是他被流放時所作。詩中贊頌瞭祖國的山河,敘述瞭詩人悲慘的身世,抒發瞭對情人的熱切思念,表達瞭對宮廷的憤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