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肉眼無法直接看清的微小物體放大成像的儀器。經顯微鏡放大後的像,可直接從目鏡觀察,也可通過光屏觀察,還能拍攝成照片。用顯微鏡觀察的物體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將微小物體或物體的微細部分高倍放大,以便觀察的儀器或設備。它廣泛應用於工農業生產及科學研究。生物學和醫學工作者在業務中也經常使用顯微鏡。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

  早在西元前5~前4世紀,中國古著作《墨經》就指出,用凹面鏡可以獲得一個縮小倒立的像和一個個放大正立的像。這是人類關於物體放大或縮小的最早記載。15世紀中葉就有瞭單片透鏡的單顯微鏡,用來觀察昆蟲。1610年左右,伽利略首創兩級放大的顯微鏡。後來荷蘭顯微鏡學傢A.van列文虎克研制成放大率達200多倍、分辨率為1.4微米的顯微鏡。大約18世紀末,在荷蘭首先制出消色差透鏡。其設計理論基礎是英國顯微鏡學傢J.J.李斯特於1830年提出的,1807年H.van代耳最早研制出消色差顯微物鏡。1827年G.B.阿米奇發明瞭孔徑角高達120°的三組消色差物鏡,1850年阿米奇又提出浸液物鏡。1873年德國物理學傢E.阿貝提出顯微鏡二次衍射成像概念,又於1886年研制成功復消色差顯微物鏡。雖然顯微鏡早在17世紀初就已發明,但直到19世紀中葉才開始獲得應用。19世紀末的40~50年間,理論和技術急速發展並接近完善,光學顯微鏡的物鏡、目鏡及基本結構也已大體確定。近代致力於發展研究用顯微鏡,以滿足各個領域的需要。

  隨著人們對微觀世界不斷的探索,顯微鏡發揮著不可取代的地位。但當被觀察的物體比可見光的波長還要小時,用光學顯微鏡無法清楚地鑒別。為提高顯微鏡的分辨率,1924年法國物理學傢L.V.德佈羅意推出公式表明,用6萬伏高壓加速電子,用它成像就可以大大提高分辨率。1926年又有人實驗證明,靜電場或電磁場對電子或其他帶電粒子能起到透鏡的作用。這些就是電子顯微鏡和電子光學的緣起。到1935年,在英國首先開始瞭電子顯微鏡的商品生產。

  近代科學的發展,對顯微鏡提出各種特殊要求,各種新型的顯微鏡也應運而生,如掃描電化學顯微鏡、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原子力顯微鏡、場離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超聲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同時顯微鏡的質量大大提高。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者們應用電子顯微鏡相繼取得瞭很多重要成就,電子顯微鏡的出現大大推動瞭人類的科學研究。見顯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