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政治理論傢和活動傢,法蘭西學院院士(1803)。生於普羅旺斯省弗雷瑞斯城,卒於巴黎。出身於富裕的中產階級傢庭。曾經在巴黎大學接受神職方面的教育。1788~1789年,先後發表關於第三等級革命的小冊子《論特權》、《什麼是第三等級?》等,尤以後者影響最大。1789年初被選為巴黎第三等級代表,出席三級會議。他主張第三等級單獨集會,改稱國民議會,草擬6月20日“網球場誓詞”,倡議把議會遷往巴黎,創辦佈列塔尼人俱樂部(雅各賓賓俱樂部前身)。參加起草《人權與公民權宣言》。反對廢除什一稅和沒收教會財產。1792年被3個郡選入國民公會,坐平原派席位,投票贊成處死路易十六。1795年任救國委員會委員。由於反對1795年憲法,拒絕參加督政府。1797年果月政變時,主張放逐所有貴族。曾任五百人院議長、駐柏林大使。1799年9月任督政府督政。積極參與拿破侖·波拿巴霧月政變。政變後西哀士和拿破侖·波拿巴、P.-R.迪科成為臨時執政,負責起草共和八年憲法。此後一直任元老院議員。1809年被拿破侖一世封為帝國伯爵。1815年國王路易十八(1814~1824年在位)復辟,西哀士逃亡比利時,居佈魯塞爾。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國王查理十世,西哀士回到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