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女詩人。生於波茲南省庫爾尼克縣的佈寧村,後隨父母遷居克拉科夫,1945~1948年在克拉科夫雅蓋沃大學攻讀社會學和波蘭語言文學,還學過哲學、自然科學和藝術史。1953~1981年,在克拉科夫《文學生活》週刊編輯部工作,主持該刊文學部,並長期為該刊“課外讀物”欄撰寫書評,後來她把這些評論編輯成書,分別於1973、1981和1992年出版。發表的詩集有《我們為此而活著》(1952)、《給自己提出的問題》((1954)、《呼喚雪人》(1957)、《鹽》(1962)、《一百種樂趣》(1967)、《各種情況》(1972)、《大數字》(1976)、《橋上的人們》(1986)和《結束和開始》(1993)等。早期作品大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的和平建設為題材。1956年以後,她把創作的著眼點投向瞭世界從古到今的發展乃至宇宙間所出現的各種自然現象,認為大自然中的各種生物都有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事物都是相對而存在的,可以向著相反的方向轉化,人們應當在不斷的探索中去尋求真理。她的詩以幽默、怪誕和諷刺等手法來表現她對世界的看法。因為這些作品“以精確的諷刺揭示瞭人類現實片段中的生理和歷史活動的規律”,希姆博爾斯卡於199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