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作曲傢。生於梯莫舒夫卡,卒於瑞士洛桑。1902年遷居華沙後,從波蘭作曲傢Z.諾斯科夫斯基學習作曲理論。1905年在華沙組織音樂小組“青年波蘭”,成員有A.謝盧托、G.菲特貝爾格、L.魯瑞茨基等人,主張發展波蘭的現代音樂。希曼諾夫斯基除曾在華沙音樂學院任教外,主要從事創作和演出活動。他同西方的現代音樂生活有廣泛接觸,曾到德國、英國、義大利、法國、美國等地從事鋼琴演奏和指揮,向聽眾介紹自己的作品。希曼諾夫斯基的創作涉及交響樂、協奏曲、鋼琴音樂、小提琴音樂、、室內樂、歌曲、歌劇、舞劇等各種體裁,數量甚豐。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深受R.瓦格納、A.N.斯克裡亞賓和R.施特勞斯的影響,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獨特創作個性。這時期比較重要的作品有《f小調第一交響曲》(1907)、《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1910)、《E大調音樂會序曲》(1905)、鋼琴作品《c小調第一鋼琴奏鳴曲》(1904)、《波蘭民間主題變奏曲》(1904)、《幻想曲》(1905),以及《小提琴奏鳴曲》(1904)等。1914~1926年這12年間,創作受到法國印象主義音樂的強烈影響。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作品是為獨唱、合唱、大型交響樂隊寫的《第三交響曲》(1916)。這部交響曲采用瞭波斯中世紀詩人J.M.莫拉維的詩《夜之歌》為歌詞,音樂滲透著一種暗淡的神秘主義色彩,情感表現強烈,和聲已完全超出瞭大小調功能體系,樂隊龐大,音樂語言極端復雜化。這時期創作的小提琴套曲《神話》(1915)中最著名的是取材於神話傳說的《阿瑞圖薩之泉》。具有濃鬱印象主義風格的鋼琴套曲《楣飾》(1915)則取材於荷馬史詩《奧德修紀》中的3個片斷。著名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1916)的內容則與T.米欽斯基的詩歌《五月之夜》有直接的聯系。這一時期比較重要的作品還有鋼琴套曲《假面》(1916)、《C大調第一弦樂四重奏》(1917)和歌劇《羅傑爾王》(1924)等。

  1926~1937年,是希曼諾夫斯基一生創作的最重要時期。波蘭民間音樂,特別是波德哈萊山區的民間音樂對他的創作產生瞭重要影響;將現代的音樂語言同民間音樂風格結合起來,使他的音樂獲得瞭新的活力。舞劇《山盜》(1931)取材於民間傳說,音樂粗獷、清新,有鮮明的波蘭山區民間音樂的色彩。在《第二小提琴協奏曲》(1933)和《第四交響曲》(1932,實際是一部鋼琴協奏曲)中,都有波蘭民間音樂影響的痕跡。前者的主題有波德哈萊山區民間音樂的氣質,後者末樂章則貫穿著奧別列克民間舞曲的節奏。在不同年代為鋼琴創作的20首馬祖卡舞曲,同肖邦的馬祖卡舞曲不同之處是,他沒有直接從馬索維亞地區的民間音樂汲取素材,而是從波德哈萊山區的豪放、粗獷的民間音樂中得到靈感,並把現代的音樂技法同民間音樂語言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除上述作品外,比較重要的作品還有:大型聲樂器樂曲《聖母悼歌》(1926)、《第二弦樂四重奏》(1927)和一系列富有濃鬱民間色彩的歌曲,特別是為混聲合唱寫的6首《庫爾皮亞歌曲》(1929)最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