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漢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的公共墓地。位於遼寧省西豐縣西岔溝的小山岡上。1956年清理。墓地地處漢代遼東郡長城以北,對研究當時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文化關係有重要價值。

  墓地面積約8 000平方米,推測有墓500座左右。已清理的墓均為長方形土坑墓,排列有序。墓地中心的墓多隨葬兵器、馬具和較貴重的金銀飾,墓地東、西邊緣的墓大多隻隨葬一件粗陶罐、一副鐵刀錐及零星的服飾品,反映出不同身份和地位的死者葬於墓墓地的不同區域。隨葬品有銅鐵兵器、馬具、工具、器皿、服飾、錢幣等。其中20多面透雕銅飾板(皮腰帶鉸具),有的表面鎏金,飾雙牛、雙馬、雙羊、雙駝、犬馬、犬鹿、鷹虎等動物和幾何紋圖案,有幾件鑄有騎士出獵和騎馬戰士執劍捉俘虜場面,反映出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許多隨葬品具有漢族風格或為漢族地區物品,如鐵、鐵斧、繩紋陶器、刀、劍、鎏金馬具、銅鏡、佩飾、半兩錢、五銖錢等,從而反映出此少數民族部族與漢族的密切關系。有人認為這批墓葬可能屬於匈奴部族集團,也有人認為可能屬於東胡族的烏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