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話劇作品。洪深“農村三部曲”的第一部,寫於1930年。劇本發表於1932年11月《文學月報》第1卷第4、5、6期合刊。現代書局1933年12月出版單行本。1933年5月由復旦劇社首演。獨幕劇。寫江南某農村周鄉紳傢的一座名為“五奎橋”的小石橋,擋住瞭村民們為抗旱請來的機器灌溉船。村民們懇求周傢允許拆橋,並答應以後重建;而周鄉紳卻以“破壞風水”為由,堅決不許撼動這座凝聚著周傢祖祖輩輩榮耀與權威的石橋。一場拆橋與保橋的鬥爭一波三折地展開,周鄉紳軟硬兼施,威脅脅利誘,甚至將領頭拆橋的青年農民李全生捆綁起來毆打。最終,忍無可忍的鄉親們在李全生的帶領下,憤怒拆毀瞭這座象征著封建霸道的五奎橋。該劇是中國話劇史上第一部正面反映農村階級壓迫與反抗的作品,形象地表現瞭在貧困線上掙紮的中國農民及其自發性鬥爭。全劇結構嚴謹,戲劇沖突逐步展開,波瀾迭起,當沖突進入高潮時,戲劇立即收結。人物形象也比較鮮明生動,青年農民李全生不畏權勢、不受蒙騙的性格,周鄉紳的偽善、狡詐面目,都在劇中得到較充分的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