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遼代政區。遼太宗會同元年(938)於上京置上京道,治臨潢府(治臨潢縣,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統軍、府、州、城二十五,縣十,轄境東至大興安嶺,北至貝加爾湖、葉尼塞河南岸,西至阿爾泰山,南抵大漠及西拉木倫河南岸;升幽州為南京,置南京道,治幽州(治薊北、幽都縣,今北京城西南隅),統州六、縣十一,轄境相當今拒馬河、海河以北,昌黎、撫甯以西,長城以南的北京、天津、河北省地;改舊南京道為東京道道,治遼陽府(治遼陽縣,今遼寧遼陽市),統州、府、軍、城八十七,縣九,轄境西起黑龍江嫩江、遼寧醫巫閭山,北達外興安嶺,東至於海,南及朝鮮東北部地。統和二十五年(1007)置中京道,治大定府(治大定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大明城),統州十、縣九,轄境相當今遼寧省醫巫閭山、大凌河以西,河北沽源、赤城縣以東,河北秦皇島市、北京市密雲縣以北,內蒙古敖漢旗、赤峰市以南地。重熙十三年(1044)置西京道,治大同府(治雲中、大同縣,今山西大同市)統州二、縣七,轄境相當今河北長城以北的張傢口地區、山西恒山以北的雁北地區和內蒙古烏加河及東勝市以東、多倫縣以西地區。合稱五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