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轄地級市。位於自治區西南部。轄海勃灣區海南區烏達區。面積1 754平方千米。人口53萬(2010),居住著漢、蒙古、回、藏、滿等民族。市人民政府駐海勃灣區。歷史上未曾獨立建制,歷代分別屬於不同政區。1976年1月10日,烏達市海勃灣市合併,建烏海市。市境地處鄂爾多斯高原西緣,賀蘭山脈東北部,烏蘭佈和沙漠東南南緣的中低山丘陵,河谷及部分平緩起伏的沙漠區。群山環抱,一水中流,地形復雜。水利資源豐富,黃河從寧夏石嘴山進入市區,流程約70千米,河床寬200~2 000米,水勢平緩。屬中溫帶大陸性幹旱、半幹旱氣候帶。年平均氣溫9℃。年降水量160~170毫米。雨量少,風沙多,終年幹旱。已探明各種礦產30多種,煤、灰巖、電石灰、石灰巖、矽質黏土、大理石等儲量豐富。全市工業已形成以煤炭、建材、化工為主的新興工業城市和自治區重要煤炭基地。主要工業產品有水泥、鑄鐵管、鑄造生鐵、白炭黑、硫化堿、毛拖鞋、硬領襯衫等。城郊農業以蔬菜和副食品生產為主。有包蘭鐵路穿過市境,另有烏(海西)吉(蘭泰)線、海公線(烏海—公烏素)地方鐵路及公路。古跡有桌子山巖畫拉僧廟遺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