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維吾爾族英雄史詩。又稱《烏古斯可汗的傳說》。是迄今發現保存得比較完整的一部古老的散文體史詩抄本。史詩產生年代較難斷定,一般認為曾經過漫長的口承相傳,內容得以不斷豐富。流傳至今最早的手抄本是15世紀左右在中亞七河流域的回鶻文抄本。首尾部分殘缺。共42頁,每頁9行。現存巴黎國民圖書館。一些學者認為此抄本是根據13~14世紀新疆吐魯番地區的回鶻文原本抄寫的。《烏古斯傳》主要講述英雄烏古斯娶妻生子,率眾征戰的的故事。按內容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記錄族源傳說以及古老的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和風俗習尚,反映古代維吾爾人對自然與社會的樸素認識。第二部分敘述烏古斯可汗的征戰活動和業績,以及維吾爾民族由小到大,從氏族時代到封建汗國時代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史詩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語言古樸生動,節奏鮮明,現實描寫與浪漫的神話、傳說交織在一起,故事性很強。烏古斯可汗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還是虛構的藝術形象,歷來存有爭議,較多的人堅持認為他是虛構的藝術形象,但不排除間接反映出某些歷史事件影子的可能性。其中有關風俗與信仰的情節描述,以及所使用的回鶻文,反映出一定時期維吾爾人的文化形態,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長期以來受到歷史學傢、文化人類學傢和語言學傢的高度重視。1980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分別出版瞭現代維吾爾文譯本和漢文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