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官方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支。除烏克蘭、俄羅斯等國外,北美洲也有少數使用者。使用烏克蘭語人口約4 500萬,在斯拉夫諸語言中僅次於俄語而居第二位。最古的文獻見於14世紀。14~15世紀在基輔羅斯書面語基礎上,逐漸形成標準語。有3種方言:北部方言、西南方言和東南方言。烏克蘭語在語音、語法和辭彙方面與俄語、白俄羅斯語有近親關係。語音特徵主要有:古代母音ы、и合併為и,發音介於兩者之間;母音

演變為現代的i;元音o、e在閉音節中演變為i;字母r表示濁擦音 ;B在詞末尾或另一輔音前表示短 ;清音在濁音前濁化,但濁音在清音前或詞尾不清化。語法方面,烏克蘭語的名詞、形容詞的性、數、格和動詞的體、時、人稱等跟俄語都很相近。陽性、陰性名詞除6個格外,還有呼格。名詞同數詞“二、三、四”連用時,用復數一格。動詞不定式詞尾是–ти,過去時單數陽性的後綴是–в(讀作 ),其他形式是–ла、–ло、–ли。詞匯的基礎是原始斯拉夫語詞,此外,還有許多烏克蘭語特有的詞和借自波蘭語等其他斯拉夫語言的詞匯。文字以俄語字母為基礎,共有32個字母。語序為主–動–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