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電網中的大型骨幹電站,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南55千米長江支流烏江的中遊。水庫總庫容21.4億立方米,為季調節水庫。樞紐以發電為主,兼有航運效益。壩址處河道兩岸山坡陡峻,水量充沛。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27 79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3米3/秒。

貴州遵義烏江江渡水電站

  電站於1970年開始施工準備,其後曾一度停工,1979年第一臺機組發電,1983年竣工。水電站建築物包括一座混凝土拱形重力壩,壩高165米,是中國在復雜巖溶地區興建的第一座高壩。為使壩基堅固密實和水庫不漏水,施工中進行瞭大規模基礎處理,為中國在巖溶地區築壩創造瞭經驗。由於河谷狹窄,最大泄洪流量達21 350米3/秒,故泄洪方式新穎多樣。4個壩頂溢流孔,水流沿壩下遊面下泄,在達到壩後廠房頂前,先挑向空中,再越過廠房落入下遊河道(即采用挑越式廠房);左右岸各設有一孔滑雪道式溢洪道和一個泄洪洞,它們的出口佈置在遠近高低不同的地點,使洪水分散落入下遊河道,消能效果良好。壩後廠房為全封閉式,安裝3臺單機容量21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多年平均發電量33.4億千瓦·時,主要起調峰作用。此外,還預留瞭100噸級升船機閘室,設計年過壩能力50萬噸。電站設計和施工分別獲國傢優秀設計獎和優質工程獎。隨著烏江龍頭電站洪傢渡水電站的興建,烏江渡水電站擴機增容工程開工,2003年2臺擴機機組50萬千瓦投產,2004年3臺老機組技改增容9萬千瓦,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122萬千瓦,對貴州電力和烏江流域開發以及“西電東送”起到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