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央邦西部城市,印度古城。中國古譯“鄔闍衍那”。位於邦境西部,溫蒂亞山脈北側的丘陵地上,西臨奇佈拉河昌巴爾河右岸支流)上遊右岸,東北距首都新德裡600千米,東距邦首府博帕爾180千米。人口43.12萬(2001)。初建於西元前263年。所在位置(東經75°46′,北緯23°10′)曾被古代印度地理學傢定為子午線的基點。歷史上政治地位重要,是孔雀王朝朝(前320~前187)一副王的首府,後又多次為不同王朝的首都。宗教意義更大,是印度教的聖城之一,雖從13世紀初期起,受伊斯蘭德裡蘇丹國統治長達5個世紀,但作為印度教傳播中心的地位始終未變,香客終年不斷。12年一次的昆巴廟會,是全印四大昆巴廟會之一。屆期全國各地百萬計的印度教信徒,從四面八方湧來,舉行盛大的宗教活動,場面極其壯觀。奇佈拉河平時的宗教氣氛已濃,猶如小型恒河,廟會期間沐浴人群爆滿,益似恒河景象的再現。富歷史遺跡,11世紀的波羅多巖洞廟卡利亞德赫宮裡的人工瀑佈尤為著名。重要農產品和紡織品貿易中心。工業有紡織、軋棉、榨油、金器制品、制糖和農具制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