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翅目胃蠅科的一屬。世界性分佈。成蟲體被密絨毛,形似蜂類。複眼小而裸,有單眼,兩性的額均較寬。觸角陷入觸角窩內,第2節通常明顯小於第3節,有時等大。顏下部狹窄,有時僅為一小溝。口器退化,口孔極小。後小盾片一般不發達。腋瓣小,下腋瓣具長緣纓。翅透明或具褐色斑,或不透明呈煙褐色;中脈直,不形成端第5徑室。足短於體長,股節在基部不明顯膨大,爪的端部黑色。腹部腹板骨化弱,雄性肛尾葉分離型,雌性產卵器很長。3齡幼蟲黃色或紅黃色,前端稍尖,有1對彎曲的口鉤,後端鈍圓,,有1對後氣孔,每一體節具1~2排刺。

腸胃蠅(G.intestinalis)雌蠅的背面觀

  中國常見的胃蠅有4種:①腸胃蠅(見圖),最常見。產卵於馬可以啃到的范圍內的被毛上。幼蟲爬出卵殼後在馬體上移動,引起發癢,馬用牙齒搔癢,大量幼蟲黏附於馬齒、口唇及舌上,然後進入口腔鉆入口黏膜,並沿食道進入胃中,用口鉤固著在胃黏膜上,翌年春末夏初,幼蟲發育至3齡,隨糞便排出體外化蛹,經1~1.5個月,羽化成蠅。②赤尾胃蠅,產卵在馬的口唇短毛上,孵化的幼蟲鉆入口腔黏膜,最後到達胃內繼續發育,通過馬的直腸時,在直腸黏膜上固著,停留數日變成帶綠色的幼蟲,隨糞便排出。③黑腹胃蠅,產卵在馬蹄上或地面的植物或石塊上。數日後發育為幼蟲,當馬取食時進入口腔,幼蟲由卵殼逸出鉆入黏膜,後移胃內繼續發育,在胃內的幼蟲呈紅色,到直腸內停留一個時期後排出體外化蛹。④鼻胃蠅,產卵於馬的下頜間隙和上頸部的被毛上。幼蟲由卵殼內逸出進入口腔,以後爬行到胃的幽門部或十二指腸,停留9~10個月,最後隨糞便排到體外。

  胃蠅一年一代,成蠅僅活數日,產卵後死亡。幼蟲寄生於馬、驢、騾的胃腸道裡,偶見寄生於兔和犬的胃內,人也有被感染的報道。這類寄生蟲病主要引起胃的消化、運動和分泌機能的障礙,以及由於幼蟲分泌毒素,致使馬匹的健康受到嚴重影響,體質大大降低,嚴重的往往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