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治療消化性潰瘍、胃癌和其他一些胃部疾病經常施行的手術。根據切除胃的範圍,分為胃部分切除術和全胃切除術兩大類。

  胃部分切除術 根據胃切除量的多少又可分為胃竇切除術、半胃切除術和胃次全切除術。胃竇位於胃的遠側部,在幽門和胃體部之間。手術的目的是治療消化性潰瘍,需同時進行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

  胃次全切除術又稱<胃大部切除術,切除胃近幽門側的大部分,占全胃的2/3以上。治療胃的惡性腫瘤,需包括胃各附屬淋巴結及大小網膜,稱為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若胃癌特別是胃竇部癌已有遠位轉移,但原發腫瘤合並出血、穿孔或梗阻,腫瘤本身又未侵及鄰近重要器官如肝門、胰腺、大血管等,仍可行胃大部切除,稱為姑息性胃大部切除術。若胃癌侵及大部胃體,或已侵犯賁門,則不宜行姑息性切除手術。

  全胃切除術 適用於胃底或高位小彎潰瘍、賁門附近的胃癌、廣泛浸潤的胃癌、頑固性高酸的胰源性潰瘍等,較胃部分切除術為少。

  術後早期並發癥 發生率為5%以下:①吻合口出血。常發生在胃部分切除術後24小時之內,系殘胃斷端的胃壁血管止血不完善之故。②吻合口梗阻。系吻合口水腫所致,通過禁食或洗胃可漸恢復通暢。若術後一個月仍有梗阻,應考慮吻合口過小或其他機械性梗阻原因。③十二指腸殘端瘺。多發生於術後10天之內,發生率已不足1%。一旦發生,則應急診手術充分引流。為嚴重並發癥,死亡率高達40%以上。④吻合口瘺。易發生於全胃切除後。⑤急性胰腺炎。術中損傷胰腺,以及管腔內壓力增高,致使十二指腸液返流到胰管。發生率雖然不到1%,但若發展為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死亡率可高達50%。

  術後晚期並發癥 胃切除量越多,胃容量越小。此外,幽門括約肌功能難以保留。常有以下癥狀:①傾倒綜合征。幽門括約肌喪失後,胃排空失去控制,食物迅速進入近端空腸,高滲狀態的食糜將大量細胞外液吸收至腸腔,血容量驟然減少,空腸突然膨脹,引起內臟神經反射。即出現心悸、面色潮紅或蒼白、頭暈、乏力、惡心、嘔吐、腸鳴、腹瀉,甚至虛脫等癥狀,平臥可緩解。②低血糖綜合征。或稱晚期傾倒綜合征,癥狀相似。進食後3~4小時,食物過快地進入空腸,碳水化合物被吸收後使血糖升高,刺激胰腺分泌多量胰島素,導致血糖過低。③營養障礙。胃容量減少進食不足,運行過快,影響吸收。此外,因攝入的鐵不能在上部空腸充分吸收,可發生缺鐵性貧血。極少數病人因胃切除後壁細胞減少,其所分泌的抗貧血內因子缺乏,數年後發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④堿返流性胃炎。幽門失去功能後,十二指腸內的堿性液體及膽汁容易發生返流。⑤殘胃癌。常發生在術後10年以上。⑥返流性食管炎。見於全胃切除術後,病人常感燒心、胸骨後不適,甚至吞咽困難。久之可繼發食管下端及吻合口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