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胃部的一種惡性腫瘤病變。中國的胃癌發病率以西北最高,中南及西南最低。死亡率居各種癌癥之首,每年約16萬人。降低胃癌死亡率的關鍵是提高早期胃癌檢出率。早期胃癌手術治療的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若在早期胃癌(小胃癌,癌灶直徑≤10毫米)和微小胃癌(癌灶直徑≤5毫米)的初始階段即能確診而手術,其術後10年存活率幾乎為100%。

  病病因和發病機理 環境因素包括土壤、水源、食物及飲食習慣等。其中飲食因素最為重要,如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鹽醃、煙熏、煎炸的食物,發黴的含有黃曲黴素的玉米、花生等。

胃癌表征

  遺傳、種族等先天因素與胃癌發病有關。癌腫往往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演變階段(稱為癌前變化),包括癌前狀態和癌前病變。癌前狀態主要是:①良性上皮息肉,分為增生性和腺瘤性,前者偶見惡變,而後者尤其是直徑2厘米以上者,惡變率甚高。②慢性萎縮性胃炎。③萎縮的胃黏膜有腸化生。④慢性胃潰瘍病程超過5年以上的,其癌變率約為0.5%~2%。⑤殘胃術後間隔時間越長,胃癌的發生率亦越高,一般是在術後10年以上發生,與膽汁反流有關。胃的癌前病變就是異型增生,靠組織病理學切片檢查來確定。

  病理 分4型:①Ⅰ型。又稱息肉型癌,癌腫較大,直徑超過2厘米。②Ⅱ型。又稱潰瘍型癌,有較大潰瘍,邊緣隆起,形成堤狀或火山口狀。③Ⅲ型。又稱浸潤潰瘍型癌,腫瘤表面形成潰瘍。④Ⅳ型。又稱彌漫浸潤型癌,癌腫向胃壁各層彌漫性浸潤生長,若累及全胃則為皮革胃

  臨床表現 早期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癥狀或體征,或上腹隱痛不適或上消化道出血、早飽、食欲減退等。中晚期患者有上腹痛、貧血、嘔吐、食欲減退、體重減輕或上腹部觸及腹塊和腹水等。左鎖骨上摸到腫大的菲爾肖氏淋巴結,表示癌細胞已向遠處淋巴結轉移;直腸指診若發現直腸前窩腫塊,則提示已有盆腔轉移。

  診斷 早期診斷是根治的前提。尤其是在胃癌高發區,對40歲以上高風險人群作X射線或內窺鏡檢查。

  X射線鋇氣雙重對比造影和多角度攝片可提高胃癌的檢出率,對中晚期胃癌的鋇餐檢查陽性率可達90%,有以下X射線征:局部胃壁僵直、皺襞中斷、蠕動波消失,突入胃腔的腫瘤常表現為充盈缺損(胃外形呈局限性缺損)。潰瘍型胃癌可見龕影,其周圍為透亮帶,稱為環堤征。早期胃癌通過X射線鋇氣雙重造影檢查,也能檢出。

  治療和預後 一般采用胃次全切除術,局部淋巴結轉移並不是根治禁忌證。腫瘤范圍很大時考慮全胃切除術。術前、術中和術後可輔以抗癌化療。對無手術指征的晚期胃癌,化療亦可望能抑制癌瘤生長。常用的化療藥物有5–氟尿嘧啶、絲裂黴素和呋氟尿嘧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