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機會主義者。原名陳紹禹。生於安徽金寨,卒於蘇聯莫斯科。

  1924年進武昌商科大學預科,開始著文談社會主義。1925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春回到上海。從19229年9月至1930年5月期間,在黨內報刊上發表瞭近60篇宣傳“左”傾觀點的文章。

  1930年9月中共六屆三中全會後,王明在“反對立三路線”、“反對調和主義”的旗幟下,從宗派主義立場出發,反對當時的中央,並起草《兩條路線》的小冊子,提出一個新的“左”傾機會主義綱領。在1931年1月召開的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由於共產國際代表P.A.米夫的支持,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開始瞭中國共產黨內長達4年之久的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統治。

  1931年秋,王明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後當選為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委員、政治書記處候補書記。

  1937年11月底,王明回到延安。12月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發言,片面強調聯合,否認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的獨立自主原則。會後,王明任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他不經中央同意,擅自發表一些有錯誤的宣言、決議和文章,轉向右傾投降主義。1942年中國共產黨開始進行整風運動,批判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傾向,王明以生病為由,不作自我批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王明任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1956年去蘇聯養病,從此長期僑居蘇聯。1971~1974年,王明在國外發表文章,歪曲和篡改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攻擊中共中央領導人,為其過去所犯的“左”、右傾錯誤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