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漢末年外戚王莽所進行的土地、財政、貨幣、官制等方面的改革。

圖1 新莽貨幣

  王莽,字巨君。後為新朝皇帝。王莽之父王曼,為漢元帝皇後王政君庶弟。王莽早年折節恭儉,師事沛郡陳參,受《禮經》,勤奮博學,被服如儒生;謹事老母及寡嫂,撫養兄子,以德行著稱。其伯父大將軍王鳳病,王莽侍疾,蓬首垢面,數月不解衣帶。由於王鳳臨死前向元後和成帝推薦,王莽得拜黃門郎,遷射聲校尉。永始元年(前16),封新都侯,遷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他傾傢財賑施賓客,招納名士,結交公卿大夫;又揭發外戚定陵侯淳於長的罪過,獲取瞭忠直的名聲。綏和元年(前8),王莽代替王根為大司馬。他地位越尊,表現得越謙恭儉樸。妻子見客,衣不曳地,佈蔽膝,人以為使婢。哀帝即位,佞幸董賢與外戚丁、傅兩傢得勢,王莽曾罷官就第,不久又被遣回其新都封地。王莽杜門自守三年,上書為他訟冤的官吏以百數。其間,王莽的中子王獲殺奴,王莽切責王獲,令其自殺。哀帝死後,年幼的平帝繼位,王政君以太皇太後臨朝稱制,王莽復任大司馬,總攬朝政。他迫令董賢自殺,廣樹黨羽,誅滅異己。元始元年(公元1),進位太傅,號安漢公,後加稱宰衡。

圖2 新莽“始建國元年”銅方鬥

  王莽為進一步培植自己的勢力,授意公卿奏請州牧、二千石及茂材吏初除奏事者,均由安漢公接見。又指使公卿大臣和吏民上書,要求立其女為皇後。為籠絡人心,他出錢百萬,獻田30頃,付大司農賦給貧民。還奏起明堂、辟雍、靈臺,增加博士名額,廣為儒生築舍,網羅郡國能教授五經及通曉各種門類的士人數千名,遣詣京師,令其改正前人乖謬,統一異說。元始五年,王莽加九錫。平帝死後,他擁立兩歲的孺子嬰,自己仿效周公輔成王故事,以攝政名義居天子之位,朝會稱“假皇帝”,臣民稱“攝皇帝”,改元“居攝”。宗室劉崇和東郡太守翟義先後起兵聲討王莽,關中民趙明、霍鴻等也群起反抗,眾至十餘萬,攻燒官府,但相繼為王莽所鎮壓。其後,宗室劉京、梓潼人哀章等迎合王莽心意,偽造符命,宣稱漢祚已終,假皇帝應做真天子。初始元年(公元8),王莽遂自立為帝,改國號曰“新”,次年改元為“始建國”。

  王莽為瞭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附會《周禮》等儒傢經典,托古改制。主要內容為:

  王田私屬 始建國元年(公元9)下令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凡一傢男口不滿8人而土地超過1井(900畝)的,分餘田予九族、鄰裡、鄉黨,無田者按一夫百畝的制度受田。可是這項政策頒佈之後,官僚、地主們激烈反對;貧苦農民為生活所迫,出賣土地或兒女,也觸犯瞭禁令。結果,“自諸侯、卿、大夫至於庶民,抵罪者不可勝數”。王莽隻好在始建國四年下令買賣土地、奴婢不再治罪。

  五均賒貸六筦 這是漢武帝的某些財政政策的繼續和發展。五均就是改長安的東市令、西市令和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的市長為“五均司市師”,其下置交易丞,掌管平抑物價;又置錢府丞,掌管征收工商農桑之稅和賒貸。各郡、縣也設司市,職掌和司市師相同。六筦是官府專營鹽、鐵、酒、鑄錢,征收漁獵樵采之稅及五均賒貸。這些措施於王莽即位的次年(公元10)起,先後公佈施行。王莽聲稱要用這些辦法抑制囤積居奇,平易物價,阻止土地兼並,增加國庫收入,然而所用官吏,多為富商大賈,他們與郡縣官吏勾結,上下其手,牟取私利,給人民帶來許多不便和痛苦。

  幣制 王莽屢次改變幣制,禁止使用五銖錢,另制各種各樣的貨幣,名目既十分繁雜,換算比值又極不合理,甚至把早已失去貨幣性能的原始貨幣如龜、貝也拿來使用,造成社會經濟的極大混亂,以致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犯鑄錢,伍人相坐,沒入為官奴婢的以十萬數。他們被檻車鐵鎖,傳送長安鐘官,罰做苦役,夫婦也被拆散重新婚配,因此愁苦而死者十之六七。

  官制及行政區劃 王莽任意改變中央和地方的官制、官名、郡縣名以及行政區劃。如改大司農曰羲和,後更為納言;改少府曰共工;改郡太守曰大尹,卒正,連率;改縣令、長曰宰。先據《尚書·堯典》正十二州名分界,後又據《禹貢》改為九州。有的郡甚至五易其名,最後又恢復舊稱。他頒行五等爵,濫加封賞,卻把受封的人留在長安食祿,有的人因為俸祿無著,不得不傭作為生。更多的官吏則競為奸利,受賄賂以自給。

圖3 新莽銅嘉量銘文

  少數族政策 在托古改制的同時,王莽派遣使者四出,強迫各少數族的統治者更換原先漢朝封贈的印綬。他改高句驪(高句麗)曰“下句驪”;貶各族的王為侯,更名匈奴單於曰“降奴服於”,改鉤町王為鉤町侯,因而引起各少數族的強烈不滿。匈奴、高句麗和鉤町王都起兵反抗,西域諸國也斷絕與內地的聯系而歸附匈奴。王莽派兵遠道征討,更加重瞭人民的負擔和苦難。

  王莽的改制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終於導致瞭赤眉、綠林為主的農民大起義(見赤眉–綠林起義)。西漢的官僚、貴族和地主豪強也紛紛打出反莽旗幟。王莽眾叛親離。衛將軍王涉、國師劉歆和大司馬董忠密謀劫持王莽投降更始政權,事敗,董忠被戮,涉、歆自殺。當綠林軍進抵長安附近時,王莽驅使京城的囚徒出城抵擋,但囚徒軍一過渭橋,便立即嘩變,王莽逃至漸臺,被商人杜吳所殺,新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