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雕塑傢。號黎然。生於上海,卒於北京。1926年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曾在李毅士教授工作室學習素描和油畫。1928年,轉入徐悲鴻執教的中央大學藝術系學習,兼做徐悲鴻的助手。1929年,考入法國裡昂國立美術學院,插班三年級學習雕塑,曾獲龔黛獎和藝術之友速寫獎。1931年,考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在雕塑傢佈夏指導下學習,哥特式雕塑藝術對王臨乙以後的雕塑創作有不小的影響。王臨乙在巴黎期間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多次獲得一等獎和龔古爾美美術獎。在法學習期間,他參加中國留學生組成的留法藝術同學會,1937年與法國同學雕塑傢任內·朱納–尼科爾(現名王合內)結婚,於抗日戰爭前夕回國,兩人同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內遷至昆明期間,王臨乙任雕塑系主任。所作《汪精衛、陳璧君跪像》(1942)和《大禹治水》(1942)大型浮雕,曾參加在重慶舉行的全國美術展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教研室主任。此時代表作為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五卅運動》(見圖)。其他有《民族大團結》浮雕、民族文化宮大型裝飾浮雕等。

《五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