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畫傢。字安道,號畸叟,又號抱獨老人。江蘇昆山人。博通群籍,精於醫道。曾結合行醫經驗,先後撰成《溯洄集》21篇、《百病鉤玄》20卷、《醫韻統》100卷,為醫界所重。他還工詩文,擅繪畫。其山水宗法南宋夏圭,後遊華山,作圖40幅。領略瞭大自然的壯麗風光和天然奇境,乃悟出30餘年學畫不過紙絹相承,沿襲某傢數,遂決心“屏去舊習,以意匠就天則出之”。他在明洪洪武十六年(1383)秋時采藥關陜,遊覽華山後,經過半年多的苦心構思和創作,完成著名的《華山圖冊》。全冊共66幀正頁,計有圖頁40幅,自作記8幀,111首詩加自跋14幀,“遊華山圖記詩敘”1幀,“重為華山圖序”2幀,“畫楷敘”1幀。冊末另有明代王鏊、王世貞、王穉登、張鳳翼、周天球諸傢題跋6頁。此冊清代遭散失,現分歸兩處,其中圖29頁、自書9頁、明人題6頁,藏故宮博物院,餘頁藏上海博物館。圖頁擷取華山諸峰奇景,加以概括提煉,真實而全面地再現瞭西嶽華山萬秀千奇的自然變化之狀,並塑造出險峻、蒼茫、空曠、幽深、秀麗、壯偉等各異其趣的意境。畫法既吸取南宋馬遠、夏圭之長,又自具雄健清疏的風格。自題數記,詳盡闡發瞭他的創作體會和經驗,如提出“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的“師法造化”主張和“畫雖狀形重於意,意不足謂之非形可也。雖然意在形,舍形何以求意”的“以形寫意”觀點。這些精辟獨到的論畫見解,成為明初重要的畫論著述。《華山圖冊》不僅是王履的精心代表作和存世孤本,也是中國古代描繪名山大川山水畫中的巨構。

《華山圖冊》局部(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