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體可轉動,用於吹煉鋼或吹煉鋶的爐子。轉爐爐體用鋼板製成,呈圓筒形,內襯耐火材料,吹煉時靠化學反應熱加熱,不需外加熱源,是最重要的煉鋼設備,銅、鎳冶煉中也應用很廣。

  煉鋼轉爐 早期的貝塞麥轉爐煉鋼法和湯瑪斯轉爐煉鋼法都用空氣通過底部風嘴鼓入鋼水進行吹煉。側吹轉爐容量一般較小,從爐牆側面吹入空氣。煉鋼轉爐按不同需要用酸性或鹼性耐火材料作爐襯。直立式圓筒形的爐體,通過托圈、耳軸架架置於支座軸承上,操作時用機械傾動裝置使爐體圍繞橫軸轉動(見圖)。

  50年代發展起來的氧氣轉爐仍保持直立式圓筒形,隨著技術改進,發展成頂吹噴氧槍供氧,因而得名氧氣頂吹轉爐,即L-D轉爐(見氧氣頂吹轉爐煉鋼);用帶吹冷卻劑的爐底噴嘴的,稱為氧氣底吹轉爐(見氧氣底吹轉爐煉鋼)。在應用氧氣煉鋼的初期還使用過卡爾多轉爐和羅托轉爐,通過爐體回轉改善爐內反應,但由於設備復雜,爐襯壽命短未能獲得推廣。

  煉銅轉爐 一般為臥式轉爐用於處理銅锍,通過鼓入空氣把冰銅氧化吹煉成粗銅,也用於吹煉冰鎳。(見銅、鎳)(見彩圖)

臥式煉銅轉爐——把冰銅吹煉成粗銅的設備

150噸氧氣頂吹轉爐 王瑞攝於鞍山鋼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