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空區頂板利用回採工作面采場周邊或兩側的煤柱支撐,采後不隨工作面推進及時處理採空區的採煤方法。其特點是工作面較短;經常多工作面同時生產,生產時多採用串聯通風;煤回採工藝簡單;運煤方向多垂直於工作面。本法有房式、房柱式和巷柱式三種:

  房式採煤法 區段內每隔3~6m開採一個寬6~15m的煤房,條件好時,寬度可達30~40m(圖1)。煤房和煤柱的尺寸取決於圍巖性質、煤質硬度、開採采深度、煤層厚度和回采工藝方式。煤房的長度等於區段長度或區段長度之半,一般為100m左右,用可伸縮帶式輸送機運煤時,長度可達300~400m。煤房的佈置,因地質和技術條件的不同而異。在近水平煤層,煤房可沿走向或傾斜佈置在區段平巷兩側;煤層傾角大於8°時,煤房的縱軸一般沿傾斜佈置在區段平巷上側,煤房與區段平巷的交角為90°、60°或45°,以便采煤機械和自行礦車出入煤房。煤房的形成過程有兩種情況:①前進采房;②前進送道,後退擴房,或後退采房。

  煤房的回采工藝有三種方式:①用爆破法落煤,人工裝煤、輸送機或普通礦車運煤。這是一種最原始的工藝方式,以人工裝煤為特征。②機械掏槽和爆破落煤,用移動式裝煤機裝煤,梭式礦車或帶轉載機的輸送機運煤。這種方式以移動式裝煤機為特征。③用連續采煤機采煤(完成落煤、裝煤工序),房內運輸用帶轉載機的可伸縮帶式輸送機或梭式礦車,這種方式以連續采煤機為特征(見礦用輸送機)。工作面支護由圍巖性質和煤房尺寸而定,有普通木柱、大垮度棚子、錨桿支護和無支護等多種形式。有的國傢應用鋁合金輕型頂梁配合單體液壓支柱支護,采後以專用小車回收。

  本法的優點是回采工藝簡單,采空區毋需處理;工作面人員少,生產靈活;用機械開采時,產量多,效率高,坑木消耗少等;但缺點是工作面短,切割巷道多,掘進率高,生產系統復雜;利用煤柱支撐頂板,煤損大,回采率低;工作面串聯通風,效果不好,勞動條件差。本法適用於圍巖穩定、瓦斯含量不大、煤層不易自燃、開采深度不大的中厚煤層。

  房柱式采煤法 回采工藝和煤房尺寸都與房式采煤法相同,僅煤柱尺寸稍大,一般取6~12m,采完煤房後,將煤房兩側的部分或全部煤柱回采出來,頂板任其自行垮落(圖2)。本法除具有房式采煤法的優、缺點外,回采煤柱時,工藝復雜且不夠安全;由於開切工作多,工作連續性差,勞動生產率和機械使用率都偏低,成本偏高。它與房式采煤法的主要區別是:本法先采煤房後采煤柱;房式采煤法隻采煤房不采煤柱。本法適用於圍巖穩定,瓦斯含量不大、煤層不易自燃,開采深度較淺,地壓不大的近水平的中厚煤層。

  巷柱式采煤法 在區段范圍內,每隔10~30m沿煤層切割成10~30m的方形或矩形煤柱,然後按區段後退式開采順序陸續回采。煤柱的回采線與區段平巷成近45°交角。采空區頂板任其自行垮落。開掘巷道和回采煤柱多用爆破法進行。本法掘進率高,回采率低,通風條件不好,勞動條件差,圍巖不穩定時不安全,機械化程度、產量和效率都低。但對地質變動的適應性較強,可用於不能采用壁式采煤法的區域,如井田邊緣的不規整部分、斷層帶邊角和回收煤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