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設計內容,建造橋樑的過程。它包括橋樑下部結構施工,上部結構施工和橋樑附屬工程的施工。

  橋樑下部結構施工 指橋樑基礎和橋臺、橋墩的施工。橋樑基礎按其構造和施工方法分為:明挖基礎、樁基礎、管柱基礎、沉井基礎及沉箱基礎。明挖基礎可敞坡開挖基坑或用圍堰圍護開挖。樁基一般用錘擊打入,或震動下沉,或鑽(挖)孔灌註等方法施工。60年代以來,隨著水上自升平臺、高效能鑽挖機械以及泥泥漿護壁、泥漿排土等新工藝的發展,鉆孔灌註樁在橋梁基礎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管柱施工一般靠震動強迫下沉,並在管內用鉆、挖、吸等方法清除土石,以減少下沉摩阻力。沉井和沉箱施工,在岸灘或淺水中多用築島施工,深水中可用浮運施工。沉井使用抓土機或吸泥機等在沉井內除土,同時排水或不排水下沉。沉箱一般多用人力在高氣壓下開挖除土,勞動條件差,目前已很少使用。圬工橋墩、橋臺多采用就地建造,也可預制構件拼裝施工,混凝土高橋墩近來多使用滑升模板就地灌築。

  橋梁上部結構施工 指橋梁上部結構的制造和安裝架設,包括鋼橋制造和鋼橋架設、混凝土橋制造(包括素混凝土橋、鋼筋混凝土橋及預應力混凝土橋)和混凝土橋架設,以及石橋、木橋的施工等。鋼橋在工廠內制成桿件或梁段、運至工地拼裝架設。混凝土橋可在工廠內預制構件或節段,也可在橋位上灌築。石拱橋一般用拱架法在橋位上砌築。木橋加工容易,多在工地制造,安裝架設。鋼橋架設和混凝土橋架設的施工方法,按橋梁結構在架設施工中受力狀態的不同可歸納為:①支架施工法。由支架承重,結構在施工中處於不受力狀態。②懸臂施工法。由結構本身承重,其受力狀態為懸臂體系。③整體架設法。結構受力狀態視架設時采用的支承條件而定。

  橋梁附屬工程的施工 指橋頭引道及導流建築物的施工。橋頭引道的河灘路堤部分應使用透水性強的土質填築,並用砌石護坡以防沖刷。導流建築物多在枯水季節,按照設計用柴排、石籠、砌石或混凝土等就地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