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結構設計所應考慮的各種可能出現的荷載的統稱,包括恒載、活載和其他荷載。

  恒載 包括橋樑各部分的自重、預加應力、混凝土的收縮和徐變的影響、土因自重所生的豎向和水準壓力、靜水壓力及浮力等。

  活載 包括鐵路列車活載或公路車輛荷載,及它們所引起的衝擊力、離心力、橫向搖擺力(鐵路列車)、制動力或牽引力,人群荷荷載,以及由列車車輛所增生的土壓力等。

  ①鐵路列車活載。一般用普通活載和特種活載表示。普通活載是機車車輛的重量;特種活載是代表某些集中軸重(它對小跨度橋梁及局部桿件的設計起決定作用)。由於不同型號機車(或車輛)的軸重和軸距不相同,在設計時,應按當時的設計規范所制訂的列車活載來進行。這種活載不僅能概括當前機車車輛的實際情況,還考慮到今後的發展。

  中國1922年首次公佈的列車活載是將美國古柏氏E-50級活載制改為公制,前面為兩臺蒸汽機車帶煤水車聯掛,機車軸重22.5噸,軸距1.5米,後面的車輛活載則取7.5噸/米。1938年公佈的中華鐵路橋梁機車活載(簡稱中華20級活載),機車軸重降為20噸,車輛活載降到7噸/米。1951年鐵道部制定瞭中-Z活載,機車軸重隨線路等級及結構類型而不同,軸重Z(也稱活載等級)分18噸、22噸、26噸三種,另一臺機車和兩臺煤水車的作用則由一段長30米的均佈荷載0.4Z噸/米表示,車輛活載為0.3Z噸/米。1975年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標準活載,考慮到列車載重發展情況,機車軸重訂為22噸,後面的車輛活載則提高到8噸/米(圖1)。

  隨著鐵路建設的發展,牽引動力將逐漸由蒸汽向電力、內燃過渡。機車軸重將提高。國際鐵路聯盟(UIC)活載的機車軸重為4×25.5噸(250千牛),軸距則為1.6米,前後均為8.2噸/米(80千牛/米)的均佈荷載。

  ②公路車輛荷載。在公路橋上行駛的車輛種類很多,而且出現機率不同,因此把大量出現的汽車排列成隊,作為計算荷載;把出現機率較少的履帶車和平板掛車作為驗算荷載。為經濟起見,對驗算荷載可用較小的安全系數。

  中國1943年曾制訂公路《橋涵工程設計準則》,1947年將它修訂為《公路橋涵設計細則》。在1961、197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頒發的《公路橋涵設計規范》均列有公路車輛荷載,1985年頒佈的《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J021-85》制訂瞭新的荷載標準。其中汽車荷載分四級,為汽車-10級、15級、20級和超20級。車隊中分主車和重車(見表和圖2);驗算荷載有履帶-50或平板掛車-80、100、120等(圖3)。圖中每對掛車車輪著地寬度×長度為0.5×0.2米。

各級汽車荷載主要技術指標

  ③沖擊力。列車、車輛活載對橋梁結構所產生的動力效應中,鉛直方向的作用力稱沖擊力、它使橋梁結構增加的撓度或應力對荷載靜止時產生的撓度或應力之比稱為動力系數μ,也稱沖擊系數。在規范中稱1+μ為沖擊系數。它和橋梁類型及跨度有關,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AB為隨橋梁類型而變的參數;L為橋梁跨度。

  最近的研究成果把動力系數分為兩部分:一為適用於連續完好的線路部分μ1;另一為受線路不均勻性影響部分μ2。動力系數則為μ1與μ2之和。並在計算公式中,除考慮橋梁的跨度外,還反映瞭車輛的運行速度和橋梁結構的自振頻率。

  公路橋梁汽車荷載的沖擊力為汽車荷載乘以沖擊系數,平板掛車和履帶車不計沖擊力。

  ④離心力和橫向搖擺力。橋在曲線上時應考慮列車、車輛的離心力的作用,離心力的大小等於豎向靜活載乘以離心率(或稱離心系數)C

Cv2/127R

式中v為設計行車速度(公裡/時);R為曲線半徑(米)。離心力的著力點,鐵路定為軌頂以上2米處;公路規定,當彎道橋的曲線半徑等於或小於250時,應計算離心力,其著力點在橋面以上1.2米(為計算簡便也可移至橋面上,不計由此引起的力矩)。

  鐵路列車的橫向搖擺力,中國現行規范規定按0.55噸/米計算。列車空載時不計。

  ⑤制動力或牽引力。列車、車輛在橋上制動或起動時(公路隻計汽車制動力),因其加速度而反反作用於線路方向的縱向水平力,一般取列車或車隊豎向靜活載的10%作為制動力(或牽引力)。

  ⑥人群荷載。鐵路橋梁道碴橋面的人行道在離梁中心2.45米以內定為1000公斤/米2(10千牛/米2),以外為400公斤/米2(4千牛/米2),明橋面的人行道均為400公斤/米2(4千牛/米2)。公路一般規定為3千牛/米2;城市郊區或行人密集地區一般為3.5千牛/米2,或可參照所在城市設計的規定予以確定。

  其他荷載 ①風荷載。一般把作用在橋梁結構上的風力看作是任意方向的水平靜力,橫向風壓W按下式計算:

WK1K2K3K4W0

式中W0為基本風壓值,可按《全國基本風壓分佈圖》采用;K1為設計風速頻率換算系數;K2為風載體型系數,因結構體型而異;K3為風壓高度變化系數;K4為地形、地理條件系數。

  對於大跨度或體型較輕的橋,還必須考慮風振作用,並借助風洞模型試驗來驗證。

  ②地震荷載。見地震作用,橋梁結構抗震。

  此外,尚有流水壓力,冰壓力,船隻、排筏或漂流物的撞擊力以及視具體情況而定的施工階段出現的臨時荷載等,在橋梁設計規范中都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