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953年製造的大型鑄鐵文物(見彩圖),在今河北滄州東南20公裡的滄州故城。據《滄縣誌》記載:“鐵獅在舊州城內開元寺前。高一丈七尺,長一丈六尺。背負巨盆,頭頂及項下各有‘獅子王’字,右項及牙邊皆有‘大周廣順三年鑄’七字,左脅有‘山東李雲造’五字。”腹內還有很多字跡,但已難以辨認,有人認為是金剛經文。鐵獅長5.30米,高5.40米,寬3米,重約40噸。頸上“獅子王”三字現仍清晰可見。鐵獅位於開元寺前,身披障泥,前後掛有串珠等裝飾,背負蓮花盆座,當是開元寺文文殊的佛座。

後周(公元953年鑄)大型鑄鐵文物——河北滄州鐵獅。重十萬斤

  鐵獅背部的化學成分為:碳4.10%、矽0.04%、錳0.03%、硫0.019%、磷0.235%。表面金相檢驗,腿部是灰口鐵,頭部和蓮花座上部是白口鐵,其間有麻口鐵。體內頸部和背部鑄有加強筋以承負重量。采用泥范明註式澆鑄法整體鑄成。外范多數為長方形,總計約600多塊。內范佈滿圓頭鐵釘,頭部和背部均墊有廢鐵片,以控制內外范間的距離。外范拼接處用熟鐵條聯接,以加強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