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煤礦生產機械化和現代化的重要設備之一。機械化採煤可以減輕體力勞動、提高安全性,達到高產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採煤機分鋸削式、刨削式、鑽削式和銑削式四種:①鋸削式採煤機,即截煤機,靠安裝在迴圈運動的截鏈上的截齒深入煤壁截煤;②刨削式採煤機,即刨煤機,靠刨刀的往復運動刨削破煤;③鑽削式採煤機,靠鑽頭邊緣的刀齒鑽入煤體,由鑽頭中部的破煤刀齒將中部的煤體破碎;④銑削式採煤機,靠滾筒上的截齒旋轉銑削破煤。20世紀初開始應用截煤機;40年代出現瞭深截式聯合採煤煤機;50年代初期出現瞭淺截式滾筒采煤機,生產能力和對頂板的適應性都有很大提高,60年代研制成雙滾筒采煤機,使生產情況得到進一步改善。中國在1949年以前很少用機械采煤。50年代開始使用截煤機和深截式聯合采煤機,60年代開始使用淺截式滾筒采煤機,70年代初在一些礦區開始使用淺截式雙滾筒采煤機,機采產量不斷提高。70年代以來,采煤機不斷改進,如采用大功率水冷電機來提高生產能力,開采厚度較大的堅硬煤層;采用粗齒滾筒提高塊煤率;采用無鏈牽引減少機械事故並適應長工作面多臺采煤機同時作業等。

  截煤機 機械化掏槽的機器,用以增加爆破自由面,提高爆破效率,有圓盤式、截桿式和截鏈式三種。鋼絲繩兩端分別固定在錨柱和截煤機的繩筒上。工作時繩筒轉動,將截煤機拉向前進,速度為0.25~1.1m/min。牽引鋼絲繩長25m,每前進20~25m需移置錨柱。截煤機不能直接落煤,在工作面上需增加爆破落煤的工序,已被滾筒采煤機代替。

  滾筒采煤機 一種銑削式淺截深采煤機,由截割部分、牽引部分和動力部分組成。截割部分包括工作機構和減速器,牽引部分包括行走機構(鏈輪、牽引鏈及其拉緊裝置)和液壓傳動裝置,動力部分包括電動機和電氣控制箱。另外,還有輔助裝置,包括底托架、電纜架、噴霧裝置和信號照明等設備。滾筒采煤機適於在煤層厚度變化小、無夾石、地質構造簡單、煤層傾角15°以下、頂板易於管理的條件下使用。傾角較大時,需裝防滑裝置。滾筒采煤機騎在可彎曲刮板輸送機上工作,沿工作面往返運行。螺旋式滾筒上裝有按一定規律排列的截齒。滾筒轉動時,截齒按一定順序在煤體上先後截出很多溝槽,使溝槽之間的煤體破落,通過滾筒旋葉和弧形擋煤板裝入輸送機。滾筒直徑為測量到截齒齒尖的截割直徑,各制造廠有各種不同的系列,根據采高選定。滾筒寬度相當於截深,有0.6、0.8、1.0、1.2m等幾種規格。

  滾筒采煤機分單滾筒和雙滾筒兩種:

  單滾筒采煤機 進刀方式有三種:①先進刀後移機頭,一般采用斜切進刀,這種方式簡單易行,但進刀時間長;②先移機頭後進刀,能充分利用工時,但開缺口工作量大;③進刀同時移機頭,進刀簡單,時間短,但需強力推移輸送機的設備。

  割煤方式有兩種:①單向采煤,采煤機上行進一刀割煤,下行裝煤。優點是能充分利用機器裝煤,效率高,但工作面割一刀時間長,頂板懸露時間長,一般適用於頂板穩定、采高較大、裝餘煤量大的煤層。②雙向采煤,往返各進一刀。優點是能提高工時利用率,工作面生產能力大,支護頂板及時,工序緊湊,但采高大時清浮煤工作量大。

  雙滾筒采煤機 一次采全厚,采煤機兩端各有一個滾筒(見彩圖)。前滾筒在上割頂煤,後滾筒在下割底煤。兩滾筒一般相背旋轉,司機左側滾筒用左螺旋,司機右側滾筒用右螺旋。也可相向旋轉,司機左側滾筒用右螺旋,司機右側滾筒用左螺旋。一般采用雙向采煤,先進刀後移機頭的斜切進刀方式;也可采用進刀同時移機頭的正切進刀方式。

可進行穿梭采煤的雙滾筒采煤機

  刨煤機 一種刨削式淺截深采煤機(見彩圖)。刨煤機有兩種:①動力刨煤機,靠刨刀對煤體沖擊破煤,存在問題較多,至今仍在研究中;②靜力刨煤機,靠刨刀對煤體靜壓力破煤,分拖鉤式、刮鬥式和滑行式三種。中國目前多用拖鉤式刨煤機,習稱煤刨,由安裝刀架的刨體和左右撐板組成,刨刀對稱地分佈在刨體上。為保證刨煤時煤刨穩定,應將煤刨底盤壓在輸送機溜槽下面。煤刨用錨鏈牽引,沿工作面往復運動落煤,一次刨深50~125mm。刨速大於輸送機鏈速的刨煤機,叫快速刨煤機。刨煤機宜用於頂底板穩定、煤質較軟、地質構造簡單的薄煤層和中厚煤層。

刨煤機在薄煤層長壁工作面采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