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連續無級地改變輸入軸與輸出軸的傳動比或輸出軸轉速的傳動。按工作原理,無級變速傳動可分為機械、液力、液壓、氣壓和電力等型式。

  機械無級變速 通常由傳動機構、加壓裝置和調速機構3部分組成(圖1)。大多利用摩擦傳動實現變速。圖2為錐盤帶式無級變速器,它靠帶與錐盤間的壓緊力產生的摩擦力來傳遞動力。壓緊力由加壓裝置產生。張緊機構即為加壓裝置:旋動手輪使螺桿轉動,則調速機構中的兩個杠桿支點靠近,使帶張緊而壓錐盤。在輸入軸和輸出軸上各自相向安裝著一對可動錐盤。二者形成的V形槽寬,都能因可動錐盤的軸向移動而改變。當旋動調速機構手輪使螺桿轉動,通過杠桿使輸入軸上兩個錐盤靠近時,輸出軸上兩個錐盤即離開。反之,前者離開,後者靠近。這樣就始終保持繞過輸入軸和輸出軸上兩對錐盤的帶處於張緊狀態,但改變瞭主、從動輪與帶的接觸半徑而達到變速的目的。若輸入軸轉速為常量n1,在D2

位置時輸出軸轉速最低, n 2 小於 n 1;在 D 2 位置時輸出軸轉速最高, n 2 大於 n 1。若用 R b表示變速范圍,則

因為兩輪尺寸相同, D 1 = D 2 D 1 = D 2 ,故

當所用的帶為塊帶時, R b=2~10;用寬三角帶時, R b=3~6;用一根或數根普通三角帶時, R b=1.6~2.5。一般情況下,它傳遞的功率不大於55千瓦,傳動效率為0.8~0.9。

  液力無級變速 以液體為工作介質的無級變速,一般由液力耦合器或液力變矩器實現變速。後者對載荷變化有良好的自動適應性。液力傳動有良好的防振、隔振性能,但有時需要補償系統和冷卻系統。

  液壓無級變速 分節流無級變速和容積無級變速兩類。前者是通過調節節流元件流通面積的大小來調節液壓馬達的轉速;後者是通過變換變量泵或液壓馬達的排量來調節液壓馬達的轉速。液壓無級變速操縱控制方便,易實現過載保護,但傳動效率低(見液壓傳動)。

  氣壓無級變速 通過控制壓縮空氣流量,調節氣動馬達的輸出功率和轉速來實現無級變速。氣壓無級變速的調速范圍很寬。

  電力無級變速 依靠改變電動機的轉速來實現無級變速。對於直流電動機,可以用改變電樞端電壓。改變激磁磁通和改變電樞回路中附加電阻的方法來變速。對於交流異步電動機,可以通過改變定子電源的頻率、改變電源電壓和轉子回路中附加電勢來變速,但其調速性能不如直流電動機。電力無級變速控制靈活方便,調速范圍大,便於自動控制(見電力傳動)。